德育深化 健全人格
学校在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深层德育工作”的探讨,即要求德育必须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和特点与时俱进,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学校从三个方面探索了深层德育工作的问题:(1)针对“浅层德育”的问题,大力主张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并采取切实的措施通畅这条主渠道。首先是强化教书育人的整体责任,树立全员德育工作意识,各部门均有育人计划,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经历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成立一把手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工作形成网络,德育科研有典型经验介绍。建立德育教育基地,有德育活动经费,经常开展活动,开展军训已形成制度。每年两次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提高了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克服了“教育、教学两张皮”的教育弊端。(2)针对德育工作的简单化和随意性的症结,学校加强了对德育过程和德育队伍的组织管理,提出了“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把高中三年的德育工作分成三个侧重点:高一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军训、校史教育、心理健康课、学法指导活动、社会实践等,培育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高二侧重“方法教育”,通过劳动课、青年党校、参观、讲座等多种活动,培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高三侧重“综合能力培育”,注重毕业生的理想、信念、前途的教育,加强职业思想指导,为学生培植“成功立业”之本。(3)以学生本身做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讨论约束和管理他们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参与讨论教育和处理个别学生的决定;让学生参与和感受为他人服务的辛劳和欣慰。学校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开通热线电话,开设心理健康课,还专门聘请了能对学生心理障碍进行疏导的心理教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研究、咨询和辅导的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和各种途径来加强师生心理上的沟通。积极开展情感和意志品质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合群性和意志力。学校还建立了学生业余党校,制定了学员条件、工作制度、学习计划。经过培训、培养,近两年,发展20多名学生党员,现有学生非党积极分子260名。教师积极开展德育科研,发表德育论文30多篇。学校被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省“五·四”红旗团委。
教学改革 加大力度
为了把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学校加大工作力度。
加大实施新课改的力度
学校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劳技课、信息技术课等课程。每学期组织一次多媒体课件评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学校成立了以领导、教师、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委员会,教师编写了物理、化学、政治、历史、语文、英语六个学科的校本课程教材。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与劳技教育已纳入教学计划,并按计划认真实施。
在教改中学校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提出了侧重于学科知识之间整合、学校课堂与社会生活整合、知与情整合的教改思路。语文、英语学科在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合作交流中有特色。语文的课本剧、政治的“中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评价”研究,都从不同侧面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研究性学习有计划、过程和结果。目前,高一、高二学生中成立了一批研究性学习小组,涉及到语文、外语、科技(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研究性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使他们增加了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加大教学管理力度
为了规范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加强教学管理力度。学校做到七个一起抓:教研、科研、考研一起抓;教风、学风、班风一起抓;制度、组织、个人一起抓;课程改革、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改革一起抓;老师、学生、家长一起抓;师德、管理、质量一起抓;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一起抓。学校还开展了“教学月”活动,“教学开放日”活动。这些专题活动,使各学科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说课、听课和评课等内容得到强化和拓展。
学校特别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教学过程检查每学期固定时间、固定次数、定期进行分析总结。领导深入教学,参加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为了强化教学管理机制,学校在原有的教师自评、互评和领导评价的基础上,又畅通了学生评教评学的渠道,不仅定期收集学生意见,还设置了校长信箱,公布了校长电话,建立了学生家长督学团。并邀请社区代表参加,制定正式章程,建成了学校的教育评价网络。学校建立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电子备课室,并全部上网,上网查询资料每学期达8000多人次。学校还设立了教学改革专项经费。有效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
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改革,教会学生学习,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意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安排学生深入社会调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每位教师都总结撰写了教会学生学习的体会文章和经验材料。
学校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学校成立各种运动队,开展小型多样的文艺、体育比赛,每年召开一次田径运动会,每年为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保证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
加大教研和科研力度
学校十分重视教研和科研工作,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课题、有实验、有总结。每学期开展一至二次“创新课”、“教会学生学习”研讨活动。2000年以来,有一人获国家优质课,12人获省级创新优质课。承担省级科研课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等53项,其中《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三项九五重点课题已通过省级验收,参加教科研的教师占专任老师的90%以上。2002年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百余篇,出版论著30多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