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亚华:敢立潮头创大业

家乡区县: 茂名市电白区

莫亚华,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高州市总商会会长,高州市长青果业公司、茂名粤峰化工有限公司、高州市第一机械厂等三家企业的法人代表、总经理。他带着农民儿子特有的勤劳与淳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高州这片热土上成就了一番自己的事业,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回报社会的梦想。
-
办好企业带民致富
-
莫亚华出身农民家庭,家乡的落后和儿时的贫穷,激发了他奋发图强、成就一番事业的志向。
1982年,光荣退伍的莫亚华回到家乡任分界公社储良管理区干部,期间积极主持了储良龙眼这一优秀品种的嫁接培育和推广种植,为该市这一名扬国内外的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1987年,乘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莫亚华开始经商。 凭着敏锐 的商业头脑、诚实守信的品质、刻苦耐劳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胆识,在商海中扬帆破浪,得心应手,业务领域不断拓宽, 生意越做 越火红。1994年,他创立了高州市长青果业有限公司,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龙眼、荔枝种植业,办果园,搞流通,发展了地方经济。资金实力雄厚之后,他又向工业进军,创办了茂名粤峰化工有限公司,并涉足机械制造和房地产领域。他每年向国家纳税500多万元。
作为多个企业总经理的他,一方面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建章立制,以制度管理企业,使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条不紊;另一方面,他认真抓好企 业产品的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以优质的产品赢得顾客的信任,打开销路,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他坚持班子不软、队伍不散、不裁员、不减薪的“四不政策”,使企业保持前进的势头不衰,速度不减。此外,他还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生活,建设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娱乐设施,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他还为员工购买医保、社保,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逢年过节,他还亲自上门慰问困难职工。
莫亚华说 : “我除了要办好企业,依法纳税外,还有责任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我觉得 一个人富意义并不大 ,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基于这种认识,他不断加强企业 管理,大胆开拓市场,通过发展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他积极 响应 党和 政府 的号召,用工时多考虑招收下岗失业人员,带领工友们克服家庭生活上遇到的临时困难共同致富。目前,莫亚华经营的企业共安排下岗失业人员200多人。
-
履行职责为民代言
-
莫亚华2003年当选茂名市人大代表,2008年当选省人大代表。在任市人大代表期间,他以代表的神圣职责为已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人民群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他更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机会,注重学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接近民众、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上来,做到了不负重托,真心为民。
小时候家庭贫困的莫亚华学历并不高,但他却非常注重学习。特别是当选人大代表以后,他更加注重强化代表履职能力上的学习,先后自学了宪法、选举法、代表法、监督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广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积极参加了省、市人大组织的学习培训班,系统地学习、研究和探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履行代表职务的相关知识,不断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和对人大代表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工作中逐步积累起丰富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他十分重视代表视察和小组活动。除了积极参加各级召开的大会外,对闭会期间组织的代表视察以及代表小组活动,不论自己多忙,都从来没有请过一次假,缺过一次席。同时认真当好代表小组副组长角色,积极协助组长开展工作,经常带领代表们走工地、到工厂、下农村、进学校,走访下岗职工、贫困学生、企业军转干部、伤残军人等。2007年,作为工商界的人大代表,莫亚华参加了高州发展工业大会。根据几年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他在高州创业的实践,从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大会典型发言。发言中提出了发展高州民营经济的“十条建议”,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0年下半年起,莫亚华被任命为广东省人大代表高州小组组长。他表示要倾注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关注家乡的发展,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想方设法帮助家乡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尽心竭力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要广泛了解广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职能部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部门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
关注民生回报社会
-
莫亚华认为:企业效益取之于民,必须积极回报社会,用之于民。企业发展了,不忘竭诚回报社会。近年来,他先后为抗灾救灾、修桥补路、奖教助学、敬老拥军等慈善公益事业捐款60多万元,热心公益事业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
捐资助教。莫亚华家乡的储良小学有1000多个学生,但校舍简陋,年久失修,有七八班学生挤在泥砖建的储良堡(祠堂)里上课,天一下雨房顶就漏水,人在里面上课很不安全。莫亚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除了自己捐款18万元外,还发动了许多校友和老板捐资,并争取到政府立项资金扶持,共筹集资金160多万元支持储良小学建起了高五层28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使学生有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引水造福于民。饮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是高州城区市民多年的心愿。但该引水工程浩大,政府短期内无法解决庞大的工程建设资金问题。而作为投资项目,该工程所需投入资金大,且回收期长,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项目。但莫亚华想到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可以带来非常大的社会效益,便毅然找到两位志同道合的商界朋友一同投资引水工程。该工程以高州水库为起点,采用地埋直径1.2米的全密封钢管直接从高州水库引水到市区水厂,全程约25公里,项目总投资8000多万元。该工程项目的特点是采用全密封式的钢管直接引水,彻底杜绝了引水过程中水源污染的可能性,确保将高州水库的优质原水引到水厂处理。当莫亚华看到市民饮上甘甜的自来水,心里感到无比的安慰和自豪。
回馈父老乡亲。莫亚华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家乡的建设,曾出资6000多元购买木瓜、龙眼、荔枝等树苗送给村民,帮助村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为了打响储良龙眼品牌,扩大知名度,他不计个人得失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为高州储良龙眼响誉全国作出了积极贡献。家乡的路烂了,他捐资修建;家乡要建敬老院,他慷慨解囊;逢年过节,他又带上慰问金慰问品看望村中的特困户。
支援灾区。近年国内先后发生多次自然灾害,灾情牵动着莫亚华的心,支援灾区他总是不遗余力:2008年发生“5.12”汶川大地震他捐款5万元,2009年年初冰雪灾害他捐款1万元,该市今年“9.21”洪涝灾害他又捐款捐物合计1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高州商会的会员近年来给灾区群众捐款捐物达1000多万元。
凭着庄稼人的勤劳、质朴,凭着军人的果敢、刚强,凭着企业家的机敏、卓识,凭着人大代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莫亚华,这位从阡陌纵横的田野走来的农民企业家,正一步步走向辉煌。

Carmen饭(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