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三宝

家乡区县: 保定市清苑县

坊间流传一句谚语:保定有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

第一宝

“保定铁球”(俗称健身球)不仅是娱乐工具,而且有着群众观健身功能。球的外表明光铮亮,其内部结构复杂,球内有球,并装音板,两个为一副,俗称"一公一母"。拿在手中运转坊来,音响各异,有高有低,清脆悦耳,既能收到调筋理神之功效,还能在铁球的缠绵悦耳音响中陶冶性情。旧时官宦、商贾进京往返于保定余中,必购买此物,作馈赠亲友或达官显贵的见面礼。
保定铁球,是在沿袭了明清古老制作技术上,经过改进与革新研制而成的,工艺更加精细,结构更加科学。

实践证明,健身球不单是一种运动工具,而且具有调理精神,强壮筋骨的健身作有,对某些常见病,如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颈椎病、肩周炎、偏瘫后遗症、手指功能障碍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第二宝
“保定面酱” ,始产于清康熙十年,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质量优良,久负盛名,是理想的烹饪调料。保定的甜面酱由优质面粉酿造而成。质稠味甜,色泽红褐,盛入碗中倒置不流。传统酿造是将面粉制成团状,蒸熟后装入竹匾或木盒发霉数日,然后取出入池加淡盐水经日光曝晒半年而成。
如今已在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工培养米曲霉制曲,利用太阳能低温低盐发酵酿造。槐茂甜面酱入口绵甜,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是烹饪的调味佳品。保定的小吃之所以香飘万里,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烹炒炖烩中加入面酱调味。
第三宝
“保定春不老”,又名“雪里红”,一种常见得蔬菜,在保定栽培的历史悠久,以价格便宜、品质优良为人所喜爱。
关于春不老还有一种传说。相传清乾隆年间,一大臣南下途经清苑县。这个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大臣,突然想吃点清口的饭菜,于是给他端上一盘腌制的春不老。嫩绿新鲜的春不老,犹如刚从地里拔出一般。这个大臣放在口中一尝,脆嫩清香,连连称赞好菜,好菜!临走时,这个大臣特地让人给他 准备了春不老,一部分携带南下,一部分捎回北京宫廷。从此,保定的春不老名声远扬。这虽是民间传说,但保定的春不老确实有独到之处。

铁球:

铁球,又名健身球,是保定民众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器材。保定的中老年人,特别喜玩铁球,一般用一只手托着两个铁球玩耍,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一只手托8只铁球上下滚翻,表演出各种花样。
保定铁球,直径一般4~5厘米,球体明光锃亮,球内有球,并装有音板,两个为一副,声音有高有低,名曰“一公一母”。将双球置于手中,五指拨动,使之正转或逆转,发出一高一低的音响,轻柔悦耳。
历史

保定铁球,历史悠久。最初只作为一种玩赏或护身器械在民间流传。明朝出现了专门制作铁球的烘炉。铁球的流行,引起宫廷的注意,开始向民间索取贡品,身怀绝技的铁匠艺人被召进宫内,专门制作铁球,以供皇室贵族、达官显贵们赏玩。
保定铁球原为实心球,清代,有个宫廷铁匠为了排除玩铁球时的寂寞,将音乐引入到造铁球中来,把实心球改制成带有音响的空心铁球。这位工匠告老还乡,在保定南郊西马池村落户,仍以制铁球为生。起初是自产自销,后来委托鼓楼南乾石桥商店代售。这位工匠为保持产品名誉和专利,严守秘方,自己生产,不收徒弟,只传子不传女,以防止将这一技术传人外姓人之手。其末代传人只生一女,且聪明伶俐,出于好奇,要求向父亲学习制球手艺。父亲严守祖上规矩,不肯传授。女儿并不灰心,经常深夜在窗外舔纸偷学技巧。老匠人去世后,姑娘出嫁,另起门户,制造起铁球来。到清末,保定甘石桥已有几户制作铁球,人们不仅作为健身器械,还把它作为新鲜礼品,孝敬父母或馈赠亲友,。
保定铁球闻名遐迩。1937年泸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攻占保定,铁球艺人被环境所迫停止了生产。1955年,保定的机铁生产合作社首先恢复铁球生产。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铁球被视为“四旧”,生产再次中断。 1975年10月,原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商震从日本回国探亲来到保定,希望得到一副铁球。因当时没有生产单位,负责接待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在一位曾生产过铁球的老工人家中找到一副铁球,经过修理抛光,赠送给了商震,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1979年,定州开始研制生产。1981年,保定市农具厂(后改为铁球厂)也恢复铁球生产,两个厂的铁球用不锈钢制作,冠名王铁匠牌。对外称健身球。
功效。经临床实验证明,玩健身球可以疏通经络,强筋健骨、调和气血,还可以防治手麻手抖,指、腕筋骨炎症、高血压、半身不遂等慢性疾病。相传乾隆皇帝活了88岁,著名画家齐白石长寿98岁,他们之所以高寿,都得益于常练健身球。

面酱:

“保定面酱”主要是指甜酱,是北方面食中一种不可少的佐料。普通吃烙饼、薄饼、家常饼,都爱涂上一层甜酱,裹大葱,吃炸酱拌拉面,甜酱更是主要的原料。保定府的甜酱,远近闻名,足见用途甚广。

据载前清宫里的御厨房,烧慈禧太后爱吃的酱肘子、酱羊肉,非用他家的甜酱不可,而且太后能在菜中分辨出真假货来,光禄寺(掌管御膳房的机关)丝毫不敢马虎。北京也有几家大酱园,如六必居、天源酱园,都是请保定师傅去传授手艺,这些家也很出名,品质也高,我们常常吃,还分不出他们各家的高下区别。

甜酱好,完全是用上等面粉晒的,甜酱腌的瓜菜也有特色,我们冬季在保定吃山鸡炒酱瓜丝,酒楼把野鸡也切成丝,和酱瓜抢火合炒,鲜腴脆嫩,和淡入味,还真是一生中很少吃到的好菜,这就是保定的酱菜不是一味的咸,而是胶制以后,不失原来的菜味。中国菜本来有“咸中有味淡中鲜”的说法,便是烹调中的三味。酱瓜炒野鸡丝,据说也是宫庭中传出来的菜,北京仿膳(在北海公园内,过去就是御厨房的师傅出来掌构的)冬季也卖这样菜。河北民间家常菜中有一样虾米酱,是用虾干、瘦肉丁、冬笋、冬菇丁用黄酱炒的,黄酱是用黄豆晒制的,鲜而不带甜味在保定也是著名的,极合南方人的口味。
保定甜面酱的甜,不是在里面加糖那么简单,而是经过发酵和特殊工艺,自然散发出的甜味。

春不老:

雪里红: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将芥叶连茎腌制,便是雪里红(又称雪里翁)。叶子深裂,边缘皱缩,花鲜黄色。茎和叶子是普通蔬菜,通常腌着吃。也叫雪里红。

春不老在南方叫“雪里蕻”(一般人写成“雪里红”),是外地人不明究竟,按谐音读写的),是芥菜的一种,其名称所以不同,正是南方气候差别的结果。江浙称“雪里蕻”,是因为这种芥菜经冬,下雪以后,在积雪之下,其它菜类都冻损了,唯独它青翠不减,脆嫩依然,于是被定了这个“雪里蕻”的名字,保定是华北气候,比江浙冷的多,积雪非到春暖不化,芥菜较长的时间被冰雪覆盖,不见阳光。所以和豆芽韭黄一样生长中能保持青嫩,直到冰雪消溶,已是暮春三月,它才露面,取了“春不老”这个名字,真有点凌霜傲雪的高士气派。
春不老有一点辛辣的味道,在保定有两种吃法,一种是腌菜,用盐压渍短时间,便带水份应市了,还带鲜菜的娇嫩清新的口味,这种雪里蕻,南北方的吃法大体相同,无非是小炒、烧汤、下面的主料,不过保定菜馆做的雪菜笋干,有口蘑配味,鲜美就更加一等了。另一种是新鲜菜生拌,摘下它的菜心,压实在汽锅上蒸焖一下(也有炒的),在半生半熟的情形下,用好酱油、小磨麻油凉拌,带一点芥辣的气味,常常能刺激出喷嚏,下面下粥,非常提味,南方叫“冲菜”,北方叫“辣菜”。大概在南方菜的成长期较短,雪里黎的冲劲比春不老便要差多了。

食疗作用

1. 醒脑提神 雪里红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活性很强的还原物质,参与机体重要的氧化还原过程,能增加大脑中氧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
2.解毒消肿 雪里红有解毒之功,能抗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抑制细菌毒素的毒性,促进伤口愈合,可用来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
3.开胃消食 雪里红腌制后有一种特殊鲜味和香味,能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可用来开胃,帮助消化。
4.明目利膈,宽肠通便 雪里红组织较粗硬,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故有明目与宽肠通便作用,可作为眼科患者的食疗佳品,还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秦硕(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