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头琴博物馆
馆址在乌审旗的“中国马头琴博物馆”于2010年建立,馆内陈列了从不同地区征集来的不同形制、不同材质、不同造型、不同名称的108把马头琴,大部分是20世纪中下叶,由中国和蒙古国民间马头琴艺人制作的马头琴,征集到的最早的马头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古老的是来自科尔沁地区的几把古旧“潮尔”,最珍贵的是马头琴大师色拉西用过一把旧式马头琴,最奇特的是一把通体彩绘的马头琴。这些都体现了马头琴不同时期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历程。
博物馆还重点介绍了十位马头琴大师及其代表曲目,以及国内外重要的马头琴文化活动。
中国 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
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成立于2010年3月,原来叫乌审马头琴乐团,2013年5月改称为“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现有演奏人员56名,大部分是乌审旗牧民的孩子。
中国 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成立以来,为了提高每一位成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准,多次聘请齐宝力高、达日玛等马头琴大师和著名指挥家查干等,专程前来,现场指导,还多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和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同时,为了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基层农牧民群众坐在家里欣赏到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交响乐,他们一直坚持下乡演出,每年都保证在20场以上。每次下乡演出时,每位乐团成员发挥“五大员”职能,都能做到不仅是演员,而且是文化特派员、教学辅导员、学术研究员、传承保护员。现在,乐团所有成员,都能够熟练演奏国内外经典作品和不同风格的地方特色作品60余首曲目。
中国 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成立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外和自治区大型演出活动。2010年12月,参加第十三届香港世界“金紫荆花奖”文艺大赛,荣获大赛“最高奖”、“最佳创新奖”、“金奖”等七项大奖。2012年4月,赴蒙古国参加第三届国际马头琴艺术节,荣获“最高奖”和“杰出贡献奖”。
中国 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乐器构成
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现有器乐中,弦乐有高音马头琴、中音马头琴、次中音马头琴、低音马头琴、大马头琴、潮尔马头琴、弦贝司等;弹拨乐有托布秀尔、马林巴、铝板琴、口弦琴、口簧等;木管乐有长笛、双簧管、黑管、牛角号、蒙古聆蔀等;铜管乐有铜管、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有定音鼓、大军鼓、奶桶鼓、马靴鼓、马鞍鼓、马鞭鼓、走马铃、小军号、雨声器、流水器、蛤蟆对擦、木鱼、铜锣等,以及高音呼麦、低音呼麦伴唱等。
中国 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的梦想之路
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土壤的庇佑和民间文化的支撑,铺就了中国 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的梦想之路。在特邀指挥和艺术总监、国家一级作曲家、指挥家查干先生全方位指导下,在全体演职人员辛勤努力下,打造出这台“天马之韵”马头琴管弦乐音乐会,奉献给大家。
5月28日,即将登上国家大剧院的,不仅仅是一场演出,她更是热爱文化的乌审人撒在中国音乐舞台上的一粒梦想种子。当谈到本次进京演出的过程时,查干先生说:“国家大剧院是世界级的艺术殿堂,大剧院对登台演出的团队要求非常高。当大剧院审查同意《天马神韵》音乐会进入大剧院演出后,演出部专家发出这样的疑问:一支来自县一级的队伍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这在世界上都是稀有的。看来这个县一定是十分富有,才能打造出这样一支高标准的队伍吧!当时我笑了,告诉他:不是经济有多富有,而是文化非常富有。”
中国 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的梦想之路,揭开了内蒙古民族特色交响乐新的一幕,点燃了蒙古族多声部音乐的希望圣火。能够站在世界级的艺术殿堂上,让全世界都听到来自乌审的马头琴声,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