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属于国际性民族,根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哈尼族约185万人。其中,中国哈尼族143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建水等县,思茅市的江城、普洱、澜沧、景东、镇沅、思茅、墨江等市县,玉溪市的元江、新平、峨山、易门等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勐腊等县,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双柏县及昆明市的禄劝县。国外哈尼族约42万人,其中缅甸20万,泰国8万、老挝10万、越南4万。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哈尼族人口1952年约为24万,到2003年末为68.6万,占全州总人口的17.1%。红河哈尼族人口约占全世界哈尼族人口的37%、全国哈尼族人口的48%;不仅人口多,而且支系称谓也较为繁杂。哈尼族的族源和早期的迁徙活动,在汉文史籍中少有记录,本民族也没有文字可供探究,因而考证难度较大。但凭借哈尼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口碑古籍以及散见于汉文史籍的零星记载,仍可窥见哈尼族的历史概貌。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文字。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于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三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可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和夷”大约是古羌人南迁的分支。从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八世纪,又有部分向西迁移到元江以西达澜沧江地区。在唐人文献里,哈尼族的先民被称为“和蛮”。“南诏”、“大理”政权建立后,其东部的“三十七蛮部”中,“官桂思陀部”、“溪处甸部”,“伴溪落恐部”、“铁容甸部”等,都在今天哈尼族聚居的红河地区。元朝征服“大理”政权后,设置元江路军民总管府隶属云南行省,加强对哈尼族和各族人民的统治。明代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哈尼族部落首领由明王朝授予土职官衔,并受所隶流官的统治。清朝在云南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了哈尼族地区的一些土官,流官制度代替了部分地方的土司制度,但思陀、溪处、落恐、左能等地土官仍被保留下来,土司仍然是这些地区的统治者。
哈尼族的原始说唱艺术哈巴是远古时代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原始说唱艺术的“活化石”。哈巴是哈尼历史的产物,生活和劳动的产物,是哈尼族古老的歌。哈巴的题目称为“奴局”,哈巴是一种叙事性较强的无伴奏说唱,哈巴的演唱内容,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十二奴局”,包括天体自然、哈尼历史、历法计算、四时节令、农事活动、商业经济、生老病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几乎包含了哈尼人的整个社会活动。在表现形式上,以吟唱、吟诵为主要表现手段。莫批是专门演唱哈巴的人,由于哈尼族没有文字,哈巴的内容全凭莫批的口传心记在加之各支系的方言土语有差别,因此在流传过程中,几乎每一个莫批都在对它进行着加工,哈巴代代相传,成为哈尼人保存历史的工具。
欢迎您了解哈尼族!
网络营销主页http://www.wm23.cn/lixin_lixin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94426417.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5063452263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6345226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