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漫步,品味着朱自清笔下的扬州:“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 那一句诗了。” 因为深度游,所以这次竟然还不遗余力地去了很少有游客去的普哈丁园、没有开花的琼花观,(门票都是5元/人,淡季看门的心情一好,都不用门票了)一样的道理,事先做点功课,很普通的地方,也是有故事的地方。
扬州的美食:
到扬州,就把减肥计划推迟吧,拒绝美食,扬州的乐趣就减了大半。虽然一直在和身上那些多余的肉肉做斗争,但和人相处,看见朋友圈里的大胃王们还是异常亲切,总以为连美食都没有兴趣的人,一定特别无趣,自然也没有办法引为知己,把酒才能言欢,吃肉才能交友啊!一般在扬州的行程都在两天左右,我的美食路线如下:
第一天中午到达:直奔老富春(广陵区得胜桥35号),国庆路旁的一条小巷子里,虽然完全商业化的经营,卖着流水线生产的点心套餐,但是毕竟是1885年的老店,点个20元每人的套餐,两三个包子,蒸饺,还有甜的吓了我一跳的翡翠烧卖,点上一杯号称一壶水煮三省茶的“魁龙珠”。在一片旅行团的喧哗中,安抚心境,细细品味,还是能够找到一丝百年富春留下的美味,推荐再点一个肴肉,卖相一般,但在各个餐厅连吃数顿各种滋味的肴肉后,才发现了富春的平淡见功夫。
晚上到食为天(维扬区史可法路20号,近梅岭东路),住在四望亭路上的汉庭,非常方便,还是五元的三轮到达。非常陈旧的门脸,国营店的做派,LG已经准备转身撤离了,想着携程上的好评,硬是拉着他坐了下来,这一坐,才发现原来差点错失了一个好地方啊。点的肯定不外乎扬州的特色啦:拆烩鲢鱼头、清炖狮子头(号称扬州三头的另一个菜是扒烧猪头,还是免了吧)、大煮干丝、扬州炒饭。非常传统的口味,装盘朴实但味道却是丝丝入扣。值得推荐的是鱼头。酱汁饱满红润,轻轻下箸,鱼肉即刻骨肉分离,裹着酱汁入口,非常温润充实的口感,绝非川菜那样以辣味达到冲击口腔的作用,而是恰到好处的咸甜鲜香。扬州炒饭是很容易炒得油腻的,不过这里的炒饭却是松软干爽,蛋液包裹着饭粒,一看就是火候掌握得非常好,一家三口饱食而归。
值得一提的是路边到处都有扬州老鹅的小摊,只要看当地人聚集的摊位,就可以上前买上一份,盐水煮的鹅肉,拌上葱姜蒜末,浇上泛着黄油透着浓香的汤料,又情不自禁加上了一顿晚上的宵夜了。
第二天一早到了冶春茶社(广陵区丰乐下街10号花鸟市场旁),这家茶社是现在最值得一去的扬州点心的代表。如果没有宽裕的时间,一定要弃富春选这里。这是个运河边上的仿古建筑,虽然也是人流如织,但好环境加上好味道,当然不能错过。冶春现在已经取消了套餐,可以零点,不过吃过富春后一定要注意,冶春早上的包子个头比富春大整整一圈(有朋友晚上来吃炒菜,点的包子就恢复小身材了)。千万要注意之间包子个头的差别,我们就是最终不得不打包了一大袋包子回家了。看看我们的点单吧,怎会不打包!三丁包、蟹粉汤包、干菜包、豆沙包、蒸饺、烧卖。此外推荐吃烫干丝。昨天的大煮干丝,贵在汤好,浓浓的鲜汤把干丝的豆腥味压下去,包裹住,让食客欲罢不能。而烫干丝是反其道而行,酱油、麻油、姜丝垫底,开水一汆,就是要让干丝的原味溢出来,这一烫和一拌的功夫恨是能看得出厨师的水平。从这一点上来看,冶春做的很是不错。来扬州前,一定看看朱自清笔下的扬州,虽然现在已经少了穿流叫卖的小贩,但在冶春,还是可以买张报纸,沏上清茶,怡然享受一下扬州市井的随意和满足。
中午建议小饕们还没有吃腻的话,可以继续前往扬州三春的最后一家:共和春。也是百年老店,但共和春因为几乎完全面向扬州本地人,甚少游客追捧,所以不但门脸变成了永和豆浆类似的快餐摸样,连点餐也是自己在收银台前看着价目表直接买单,再凭小票自己去窗口拿,彻底摒弃情调直入主题。在扬州有多家连锁店,我们去的是离老富春不远的那家。这两天吃多了包子,这时可以尝尝饺面。饺面,其实是馄饨面,但和广东的馄饨面大不相同,是用酱油汤打底,面条结实,汤色黑亮,馄饨非常小,但数量有近十个,满满一碗,口味重而咸,非常北方的味道。如果习惯了广式的清淡,一时会接受不了,但当地人是非常偏好这个味道的,点击率很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