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
西樵山国艺影视城的衙门依据富有中国特色的古县衙,基本复制了其原有风貌。鸣冤的大鼓,威严的石狮,拴马的石柱,给人一种震慑之感。衙门内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衙门建筑布局多路,整个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同时也显示出封建衙门特有的那种官府威严。
广州街
西樵山国艺影视城的广州街景区,既是一幅虚实结合的历史画卷,也是一处连接现实与历史的时光隧道,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带给您全新的视觉享受。
太古仓经历百年沧桑,在这里得以还原成最初的模样。作为广州近、现代对外贸易和港口运输的重要历史遗迹,太古仓历经民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默默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变迁,而深厚的历史底蕴赋予她独特的魅力。
天字码头号称“广州第一码头”。西樵山国艺影视城利用180亩天然山湖,将如今依然存在的天字码头完 整复制。现实中,珠江夜游的轮船在天字码头起航,而影视城内的天字码头象征和还原了历史上具有显赫的特殊身份、气派非凡的河运要塞。据记载,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天字码头曾被指定为官方码头,但凡官员从水路到广州或离开广州,都在此上落。
西关大屋是广州西关(荔湾)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是广州传统建筑的瑰宝。西关大屋大部分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它们普遍平面布局狭长,独特的结构又利于穿堂风,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西樵山国艺影视城根据现存古迹及历史记载,仿造了西关大屋建筑群。如果您游览时走累了,可以去西关大屋坐坐,感受下传统建筑赋予的生活情调。
十三行与骑楼这两处景点则是旧时羊城繁荣商业的代表。十三行是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在这里,历史上被付之一炬的十三行得以还原成当时繁荣昌盛的商业面貌。骑楼则是一种近代商业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广州骑楼的特点是把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行走在这些廊道上,您是否能想象,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出享繁华,入则宁静”的生活情景?
怡红院更是出彩之作。怡红院是拍摄的近现代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场景,西樵山国艺影视城则把这一场景变为现实,让“怡红院”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不再停留在纸上。
广州街形象地再现了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羊城的市井风貌,是一段历史缩影。利用位于广东省的地利优势,受南粤历史文化的熏陶,西樵山国艺影视城建造的广州街仿真度高,场景齐全,既是剧组拍摄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旧羊城的影视剧的绝佳场所,也是游客缅怀广州历史、探寻古物遗迹的首选之地。
香港街
香港街整体建筑呈现30年代至70年代怀旧风格,主要分为香港景区和九龙寨城景区。
其中香港景区占地约为22.5亩,以 “平民夜总会”著称的大笪地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弥敦道、尖沙咀、皇后大道中、旺角等街景。这里有包括油麻地警署等多座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英式建筑,融合天后庙、冰室、拳馆、火车站、电车库这类传统香港风情建筑,巧妙地将二十世纪繁华的港人生活浓缩再现。
九龙寨城景区占地约5.1亩,是仿照真实九龙寨城1993年被拆卸前的原貌而建成的,这是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贫民窟。由于抗日战争结束后成为“三不管”地带,九龙寨城滋生很多犯罪案件,成为罪恶的温床,城内违章乱建的高耸大楼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甚至有西方国家认为九龙寨城是中国末日版未来的真实写照,对其非常着迷。如今真正的历史古迹已经无处可寻,但在九龙寨城景区游人依然可以寻回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下层人民的生活足迹,感受其中的别样文化。
截止2014年,香港街对剧组开放一年有余,已经接受多个影视剧组取景拍摄,已完成的影视作品有电影《叶问终极一战》,国艺娱乐文化集团和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共同投资拍摄的电视剧《圣男盛女》,香港TVB电视剧《情逆三世缘》、《巾帼枭雄之谍血长天》、《守业者》等,景区内随处可见明星演员拍戏工作的忙碌身影。
上海街
上海街以民国时期旧上海为时代背景,景点囊括名扬海内外的百乐门、先施百货、石库门等,通过实景再现,生动描绘了了民国时期旧上海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
礼查饭店(Astor House)是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上海的主要外资旅馆之一,1959年以后改名为浦江饭店。礼查饭店是是上海第一家近代化的旅馆,专门接待外国旅客,也是当时远东设备最现代化的豪华饭店之一:24小时供应热水、每间客房一部电话、中国最早的电梯之一、上海最早放映半有声电影(1908年)和有声电影(1913年12月29日)。内中除客房外,还设有弹子房、酒吧、舞厅及扑克室等休闲娱乐设施。为了丰富旅客的生活,饭店还常常在楼下的大厅中,安排歌舞和戏剧演出,生意非常红火。礼查饭店是当时世界各地的名人来到上海的钟爱的下榻地,他们的名单包括:英国爱丁堡公爵、美国南北战争中著名的五星上将、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将军(Ulysses S. Grant,1879年入住礼查饭店410房间)、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1920年)、科学家爱因斯坦(1922年)、喜剧大师卓别林(1931年、1936年)、《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夫妇(1931年)等。
百乐门是当时上海著名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百乐门由杨锡镠建筑师设计,外观采用美国近代前卫的建筑风格,是当时30年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设计的新潮,号称“东方第一乐府”。1933年开张典礼上,时任国民党政府上海市长的吴铁城亲自出席发表祝词,当时百乐门的常客有张学良、徐志摩等;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在此举行,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而来。
上海先施公司是上海老字号,它是旧上海南京路上著名的“四大公司”(即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家大型百货公司)之一。上海先施公司由广东中山籍的澳洲侨胞马应彪1917年10月建成开业,开张之日,门口拥挤不堪,南京路为之堵塞,商场里人山人海,购物者、参观者群络绎不绝。现时该楼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壁。石库门有着江南传统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在总体上采用的联排式布局却来源于欧洲,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门上的三角形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多为西式图案。
此外,上海街还建有具有历史意义的女青年会大楼、颐丰洋行、益丰洋行。西樵山国艺影视城内的上海街从娱乐、商业、民居等方面,真实地展现了民国时期旧上海的市井风情,独有的景区特色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剧组明星来此拍摄取景,也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重温旧上海风情的好去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