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达人——河南民权王鸿飞

家乡区县: 商丘市民权县

王鸿飞是民权县张井村人,因为家里穷初中就辍学了。别的村民都是老老实实种地,而他却净干些稀罕事,种过人参养过山鸡,加工过玉米蔗糖,可是干啥赔啥,欠下了几万元外债。村里人看他瞎折腾穷得叮当响,就给他起了个外号“王二能”,还编了两句顺口溜。


捕商机慧眼识金蝉
2001年,河南省民权县顺河乡的王鸿飞到广州出差,朋友请他吃饭,其中一道价格168元的“香酥金蝉”菜肴使他眼前一亮,这不是老家有的一种野生昆虫吗,不到30个就卖168元钱!朋友告诉他,金蝉因为蛋白高、无污染而在当地非常走俏。说着无心,听者有意。王鸿飞突发奇想:既然有市场,那为啥不开发人工养殖这块宝藏呢!


苦钻研 养殖获突破
没有经验借鉴,王鸿飞开始自己摸索,他千方百计搜集了一些金蝉的野生种卵埋在家里的2亩苹果树下,可苦等两年等来的却是金蝉种卵的全军覆没。后来他才知道这些种卵因为不经处理就埋在地下,最终窒息而死亡。此后他又尝试模拟野生环境繁殖金蝉,虽然也能产出蝉,但产量极低且出虫时间长,实验再次失败了。
挫折并没有让王鸿飞灰心,一天,他突发奇想:如果把金蝉卵像孵化鸡蛋似的集中孵化,等孵化出虫后再把幼虫放到树下让其自然生长,这样不但使金蝉的生长周期大幅缩短,同时还能减少金蝉幼虫死亡率。几经挫折后,2003年5月,王鸿飞终于攻克了这项技术,通过孵化35天就可以让小金蝉孵化出来。
2005年7月,第一批半自然养殖金蝉即将出土了,这一重大突破使金蝉的生长周期由野生的3—5年缩短到一年半,在不影响树木生长的情况下亩产金蝉300公斤左右,收人可达万元。


小金蝉 做成大产业
为使金蝉产业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2006年,他又投资创办了专业用于金蝉食品开发的金地农业科技公司,创建了全国最大的金蝉人工养殖基地,开通了全国第一个金蝉专业化网站——中国金蝉网,上马了全国首条金蝉软包装生产线,生产出的“香酥金蝉”、“麻辣金蝉”等金蝉软包装食品畅销全国。
如今,小金蝉成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wangpingwei(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