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全球范围推动互联网普及,谷歌想要打造气球网络,Facebook则想要打造无人机网络。那这种空中网络是否真的切实可行呢?无线通信与移动网络解决方案公司AOptix副总裁克里斯蒂娜·理查兹(Christina Richards)发表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称该类网络会面临重重障碍,如稳定连接、移动偏差问题等等;但从技术角度来看,它们是完全可行的。对于它们来说,在特定地区克服政治和社会方面的障碍可能难度更大。
正如世界经济论坛今年早些时候在一份报告中所强调的,虽然我们日益互联的世界带来了不少的益处,但它也加剧了对全球无网可连的很大一部分人口的不平等。
不过,近期有两个项目——谷歌的Project Loon气球网络项目和Facebook牵头成立的internet.org——为利用替代输送平台给没有或者几无网络服务的地区带来低成本宽带连接的挑战带来了广泛的关注。
Project Loon计划通过高空气球网络给边远地区带来网络连接。据谷歌介绍,“Loon气球通过上升或下降至适合飞行的方向的风层到达需要它们的地方。人们可以利用安装在其楼房上的专用网络天线来连接该气球网络。信号会从该天线传送到气球网络,然后再传送回地球上的网络。”
internet.org的做法类似,只不过它是打算以无人机作为输送平台,而非气球。
空中的全无线网络的好处显而易见。这种网络要比传统网络便宜很多,破坏性少很多,相比大范围部署连线或者基于地面的网络基础设施耗费的时间也会少很多。但这种网络究竟是噱头,还是的确可行呢?
空中网络有多可行?
这种网络似乎异想天开,但空中网络概念其实并非遥不可及。
数年前,AOptix的工程团队成功为美军开发出了首个空中超高速无线网络。该团队的成员包括一流的航空工程师、光学专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该技术能够在移动中的飞机或者飞机和200公里以外的地面站之间快速传输大量数据——从10Gbps到80Gbps。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不过,虽然Project Loon气球和internet.org的无人机不需要军事级的网络设备,但它们仍会面临重重挑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