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治水祖师夏禹奉舜帝姚重华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开凿了三条主要水道,东江、娄江、吴淞江,沟通了太湖与大海的渠道,将洪水疏导入海。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禹治水于吴,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辽阔,东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广为三万六千顷。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长兴界内的太湖区域,位于新塘,靠近高铁站。
一直以来,太湖水产丰富,一是太湖定居性鱼类,如鲤、鲫、鳊、鲂、鮊、鲚和银鱼等;二是江海洄游性鱼类,如鳗鱼、鲥鱼和东方鲀等;三是江湖洄游性鱼类,如草、青、鲢和鳙鱼等。每年到了捕鱼期,一船船的海产捕上来,在岸边手售卖,这个时候的价格非常便宜,可以买到很多平时买不到的新鲜水产。
太湖除了水产丰富,两岸的文化底蕴也是非常之深。太湖东、北、西沿岸和湖中诸岛,为吴越文化发源地,有大批文物古迹遗存,如春秋时期的阖闾城越城遗址、隋代大运河、唐代宝带桥、宋代紫金庵、元代天池书屋、明代扬弯一条街、 宜兴三洞、无锡三山和苏州东、西洞庭山等。
太湖的日落也很美,在湖水还是很干净的时候。由于水质退化,太湖的营养化程度加重,经常发生绿色“水华”。也出台了很多的条例来防治,我想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大家都培养环保意识,爱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