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霞圃位于上海市东大街314号,是我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也是上海五大古园林之一,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原是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花园。初建时园内有数雨斋、三隐堂、构风岭、莺语堤、岁寒径、百五台、桃花潭等十景,后历尽沧桑,几经扩建,数易其主,现存有扑水亭等名胜古迹二十余处,景色秀丽妩媚,其布局设计以及假山、莳花都出于有名的嘉定石刻艺人之手。邑庙景区的城隍庙大殿是上海民俗文化博览中心“上海风土习俗写真”陈列室。
秋霞圃是我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也是上海五大古园林之一,位于上海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原是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花园,占地3.2公顷,水面占0.33公顷,各种树木104种6348株。 秋霞圃
秋霞圃
初建时园内有数雨斋、三隐堂、构风岭、莺语堤、岁寒径、百五台、桃花潭等十景,后历尽沧桑,几经扩建,数易其主,现存有扑水亭等名胜古迹二十余处,景色秀丽妩媚,其布局设计以及假山、莳花都出于有名的嘉定石刻艺人之手。邑庙景区的城隍庙大殿是上海民俗文化博览中心“上海风土习俗写真”陈列室。
秋霞圃东邻秋霞公寓,西毗陆俨少艺术院,南连东大街,北依启良路。秋霞圃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明代园林,由三座私家园林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邑庙(城隍庙)合并而成,全园面积45.36亩。该园分为四个景区:桃花潭景区(原龚氏园)、凝霞阁景区(原沈氏园)、清镜塘景区(原金氏园)及邑庙景区。秋霞圃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景物与色彩的变化都不大,好像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秋意,让人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遐想。
秋霞圃与松江醉白池、上海豫园、嘉定古漪园、青浦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园内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而邑庙则可以上溯至宋代,如果按其中的邑庙部分的始建时间推算,可称为五大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桃花潭景区
桃花潭景区在园之西南,占地8亩,约5400平方米,东临宾藻风香室,西靠归家弄,南以院墙为界,北至清镜塘。景区以桃花潭为中心,南北两山隔潭相望,山石亭台互为衬景。南有晚香居、霁霞阁、池上草堂、仪慰厅,西有丛桂轩,北有即山亭、碧光亭、延绿轩、碧梧轩、观水亭,它们或筑于山上,或构于潭边。远近高低、前后左右,主次分明,疏密相宜。桃花潭南北两山对峙,南山峭壁耸崎,北山浑厚见长。沿潭茂林修竹,断岸滴泉,临水曲径,低栏板桥。可谓山具丘壑之美,水揽幽邃之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典型的中国自然山水园林。青松岭
位于景区西部,1985年挖塘堆土而成。山南北长35米,东西宽18米,高约2米,遍植青松。山顶有长方形亭,面积11.34平方米,高4.35米,1985年建,由徐家彝题“岁寒亭”额。亭内置一方形石台,四周栽松、竹、梅。西南以黄石叠一座高6.2米的假山,山巅瀑布泻入山下小溪,溪中设汀步。山南临塘处有扇形亭,东向,大弧长4.5米,小弧长3.8米,间宽3.8米,高4.25米,1985年新建,由丁祖敏题“补亭”额。亭内顶面、漏窗、石台、石凳皆呈扇形,造型独特。
清轩位于三隐堂东北,为园北部出口,北向、三楹,1985年新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