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杜宇 (1897~1972) 原名祖龄,号绳武,祖籍贵州广顺,生于江西南昌。早年丧父,家道中落。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以画仕女月份牌和替报刊杂志画封面、插图为生,曾出版《百花图》画集。由于喜爱摄影和电影,他从一个法国人手中买到一架摄影机,经过钻研,学会了电影摄影的基本技艺。1920年,创办上海影戏公司,一人统揽编导、摄影、冲洗和剪辑,主要演员也由自己的家庭成员承担。翌年,他摄制的处女作《海誓》问世,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3部长片之一。尽管影片在画面场景与表现形式上,还存在着非中非西,杂乱粗糙的缺陷,但他对试制长片的开创性业绩,和对画面美感、电影特性的追求,应予以肯定。他对漫画也有较高的成就,1923年前后出版的《国耻画谱》,以揭露帝国主义侵华的罪恶行径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第一部个人漫画专集。 1922~1930年,他编导或导演了《顽童》(1922)、《弃儿》(1923)、《弟弟》(1924)、《重返故乡》(1925)、《传家宝》(1926)、《还金记》(1926)、《杨贵妃》(1927)、《小剑客》(1928)、《盘丝洞》(1929)、《媚眼侠》(1930)、《豆腐西施》(1930)等,这些影片都单纯追求票房价值,而不注重思想内容,尤其是取材于《西游记》的影片《盘丝洞》,虽在市民阶层中反响颇大,但受到当时进步舆论的指责,认为“艺术之堕落,至是亦堪称观止”。然而,他导演的《古井重波记》,却是比较严肃的,并具有反封建的意义。该片于1923年冬上映,是中国最早的在艺术上比较完整的爱情片。 1931秋,上海影戏公司并入联华影业公司,他拍摄了《南海美人》等3部影片。1934年,为艺华影业有限公司导演了有声片《人间仙子》和《新婚的前夜》等片。翌年恢复上海影戏公司,导演了《健美运动》、《桃花梦》和《国色天香》等片。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赴香港,后又辗转桂林、贵阳、重庆、成都等地,以卖画度日。抗战胜利后,重返香港,先后在大中华、亚洲、永华等影片公司任导演,拍摄了《苦恋》、《花花公子》、《嫦娥》、《新凌波仙子》等影片。1954年退出影坛,主要为《星岛日报》创作讽刺画,后在香港去世。 吴路敏长顺县威远镇人。199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2000年研究生毕业,2001年作为交流学者到美国印弟安纳州大学深造,2006年获博士学位,现在美国思科公司任技术部主管。 张保暖 1980生,现任13集团军某团参谋长 梁忠超 为这些老乡骄傲,长顺人在部队和退伍后优秀的也不少,中坝乡86年底去云南当兵后退伍的梁忠超同志现在《人民日报》广西记者站当记者,此前他曾在《广西政法报》当记者,大家可能不知到吧,他的文章写得好得很,人也很精干。 张晓军 还有长顺张晓军绝对算是个人物,他从长顺民中毕业直接考取武汉空军雷达学院,毕业后分到西藏空军雷达部队,后又转到陆军发展,曾任过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政委、山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3集团军坦克旅政治部主任等职,曾在国防大学深造过。不简单吧,说得不全的请知道他的补充。
吕正华 应该也可以算一个,贵州长须县人,曾在长须县凯佐中学及原长顺职业中学当教师,第二年到贵州工业大学学习,一年后到广西创办盛传网络公司,半年后公司业务发展到东莞,涉及行业有计算机、钢材业,现为华的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永亮不锈钢后台老板。此人读书不多但思想活跃,阅历丰富,敢做敢说且野心勃勃。2003年还到过南美洲尔瓜多尔逗了一圈,不过投资失败。
王国勇 教授,男,布依族,1963年6月生于贵州省长顺县,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任贵州民族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社会研究所所长,校第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主要社会兼职有: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贵州省布依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贵州省行政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王国勇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至1989年在贵州省长顺县民族中学任教。1989年——1991年就读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研究生班,1991年在贵州民族学院任教至今。1993年破格评为讲师,1998年评聘为副教授,2004年被评为教授。王国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民族政治学、政治社会学。10余年来,曾先后在《求索》、《社会主义研究》、《地方政府管理》、《领导科学》、《江西行政学院学报》、《贵州民族研究》、《贵州文史丛刊》、《贵州民族学院学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主要代表作有:《布依族传统议榔组织对乡村建设的意义》、《村级治理及其模式》、《论杂散居民族工作与民族团结》、《论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等。此外,参与课题有: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福特基金课题——“中国农村村级治理模式比较研究”、贵州省世行办课题——“中国西南世行扶贫项目机构建设”、香港乐施会课题——“集中资源办学对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其解决方案研究”等。 无意中发现的
长顺 (?-1904年),字鹤汀,满族,达呼里郭贝尔氏,隶满洲正白旗。起家蓝翎侍卫。早年随侍郎胜保参加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的战争,在直、鲁、豫、皖作战。1862年,解围颖州,以功迁二等侍卫。后随多隆阿至陕西镇压回民起义,赐恩特赫巴图鲁勇号,晋头等侍卫。1864年又以镇压宁夏回民起义有功,晋副都统,赐头品顶戴。1869年,授镶红旗汉军副都统。1871年,出署乌里雅苏台将军。1876年,调赴甘肃,历署巴里坤领队大臣、哈密帮办大臣等职。次年,乞假归。此后历授正白旗汉军都统、内大臣。1888年,授吉林将军。 1894年8月甲午战争爆发。12月13日,日本第一军第二师团攻陷海城,东北重镇辽阳吃紧。诏命长顺率军往援,节制奉天各军。并严诏:“辽阳有失,唯长顺是问”。24日,长顺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在辽阳会商主动出击,反攻海城,以保卫辽阳的作战事宜。并从1895年1月17日起至2月底止,先后会同依克唐阿、宋庆、徐邦道、吴大澄、李光久、魏光焘等黑龙江镇边军、毅军、拱卫军、新老湘军各部,对海城发动了五次反攻,虽然杀伤一些敌人,但始终未能攻下海城。 正当清军以数万大军反攻海城时,日本大本营决定集中入侵中国东北地区的日军发动了辽河下游战役。3月2日,第一军第三、第五师团主力占领了鞍山站,威胁辽阳。当天,清廷电令长顺即日统带全军,迅速赴援辽阳,不得迟误。于是,长顺和依克唐阿由海城率军北援辽阳,海城解围。3月5日,第一军第三、五两师团占领了辽河出海口营口,当天田庄台失守。清军向石头、山、锦州败退。至此,清军在东北战场宣告彻底失败。在主和派的鼓动下,清政府决定对日投降。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甲午战争结束后,长顺以疾请归。1899年,复任吉林将军。1900年,沙俄利用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入侵东北。时黑龙江将军寿山主战,长顺主和。上奏“言拳匪不可恃,东省铁路随地皆驻俄兵,宜善为羁縻,宁严守以待战,毋先战以启衅”。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长顺持中立态度。1904年卒,赠太子少保,予一等轻车都尉,谥忠靖,入祀贤良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