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社火每年元宵节正月十五、十六举办。节目种类繁多。是山西太原的一种汉族民俗活动,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颁牌仪式11月15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太原市清徐县东于镇凭借东于社火获此荣誉。
历史传说
作为一种汉族民俗文化,相传唐朝时候,凡界的人们得罪了玉皇大帝,玉皇命三官大帝在正月十五放天火焚烧凡界,善良的三官大帝点化人们十五晚上家家放火,户户点灯骗过了玉帝。三官大帝却因此受到了责罚被斩成三截。人们为了报答三官大帝,每到正月十五便搭供棚、燃香烛,供奉三天,昼闹社火,夜挂灯笼、叠塔火、放焰火纪念。
活动介绍
打树花是汉族民间社火活动之一,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元宵节期间,人们将生铁加少量铜、铝熔化成铁水泼洒在城墙上,爆裂出树冠似的万朵火花。其实,这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焰火,多见于晋、冀两省北部交界一带。半个世纪以前,清徐东部农村也曾有过这种社火活动,不过,在“造花”方法上做了较大改动,不是将铁水泼在幕墙上,而是把铁水“打”在树冠上,撞裂成五彩缤纷的火树银花。
春节过后的“破五”,准备工作就开始了,选好空旷有树的场地,建好冶炼炉台,自制坩埚,收集生铁碎片,备齐各种配套工具,还要选一批年轻力壮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和安全知识培训。元宵节前三天,贴出海报,告知民众。正月十五晚上,人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拥向广场。场中央的炼铁炉喷着火焰,大风箱鼓风声一阵紧过一阵,冶炼人员被烟薰火烤得大汗淋漓。一组穿戴特殊的汉子,身穿防护外套,戴着湿草帽、湿手套,围着湿毛巾,对眼睛、脚面也做了相应保护,手里还拿着一块又长又宽的湿木板,正在待命。这些表演人员,先后要接受一连串冰与火的考验。当高温铁水倒进木板沙圈里时,他们驾着火花飞溅的“火龙”冲到大树旁,用力一颠一甩,一股铁流冲向天空,铁水在树枝上裂变开花,出现火树银花。
所获荣誉
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颁牌仪式11月15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太原市清徐县东于镇凭借东于社火获此殊荣。
欢迎进入我的能力秀主页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4524955.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