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解说2

家乡区县: 浙江省西湖区

名称由来
雷峰塔之名,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间以地名指称,都
叫开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雷峰是夕照山的中峰,北宋诗人林和靖有《中峰诗》云:“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可见当时已是悠游赏景的好去处。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祐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毛希龄《西河诗话》说:“南屏山前回峰,以山势回抱得名。……宋有道士徐立之筑室塔旁,世称回峰先生。此明可验者。”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实是语在双关,韵味无穷。
建筑设计
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雷峰塔
雷峰塔
计和大小建造。这座塔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刹高18.25米,地平线以下的台基为9.8米。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
塔身的设计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据悉,雷峰塔用铜建造是中国铜雕大师朱炳仁用了数万字的缜密论文说服各方专家才得以落实的。
同时二至五层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用于装饰的塔刹高16.1米,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时期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风格,远处望去,金碧辉煌。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保护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外饰汉白玉栏杆。保护罩分上下两层,将雷峰塔遗址完整地保护起来。雷峰塔
雷峰塔
雷峰新塔建成后,已经消失了七十余年的雷峰夕照又将重现。
全塔上、下、内、外装饰富丽典雅,陈设精美独到,功能完善齐备,以崭新的风貌和丰厚的内涵在西湖名胜古迹中大放异彩。游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层的外观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华尽在游人的远望近看之中。作为西湖南线的制高点,极目四眺,碧波荡漾的西湖、秀美端庄的汪庄、初见轮廓的南线新景点、绿意葱笼的湖心三岛一览无余。而站在西湖东岸的湖滨路远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纤细俊俏,两座塔一 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谐与美丽。
打开一道沉沉的古式门,可以走进新塔底层,这里,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玻璃包围着,游人可以在外观看,以防氧化和人为破坏。而今天,遗址那一块块的塔砖,还被仔细地包裹着。
新塔暗层全无门窗,神话传说《白蛇传》将被分成六大块立体场景展陈其中,此外还设有“捐赠建塔纪念墙”。新塔二、三、四层将分别展示铜版线刻壁画“吴越造塔图”、雷峰塔历代诗文佳作、彩绘壁画当今“西湖十景”。新塔穹顶内壁辟有2002个塔龛,每个龛内安放着一个小金涂塔,穹顶和梁上均为铜质金或贴金。穹顶设有天宫,藏雷峰塔重修记、新塔模型等,以求传诸后世。
雷峰新塔是一座体现很强现代工艺的塔。塔中心的部位,是两座透明的电梯,周围是不锈钢扶梯。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铜塔,仅这一项花费就需2000万元,栏杆、装饰瓦、脊、柱等都采用铜制。值得一提是铜瓦,虽为铜制,却呈青铜色,与陶瓦非常相像。而且,这些铜瓦,还通过螺丝相互吃紧,不会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样易脱落。
地宫发掘
雷峰塔下的千年地宫的洞口就位于塔心部位, 距塔首层地面2.6米,洞口四周都是高达数米的塔 身残体。地宫口用一块方型石板密封,石板上则压 着一块据称重达750公斤的巨石,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开始发掘,雷峰塔地宫体积不大,长约 0.5米、宽约0.5米,深度据探测,约1米。
雷峰塔
雷峰塔
发掘后发现,地宫内放入了大量的供奉品,包 括莲花座青铜佛像和可能装有佛螺髻发的铁函在内的60件珍贵文物和数千枚“开元通宝”古钱币。其 中,铁质舍利函高度有50厘米,重达100多公斤。神秘铁函内的鎏金塔是一座精美的四角金涂塔,鎏金银质,塔高35厘米,底座为方形,边长为12.6 厘米,塔上有水锈,在塔的四面饰有佛祖故事题材的浅浮雕。
通过塔四周的镂空部分可以看到塔内藏有佛螺髻发的金质容器。塔的下方是一个鎏金的银盒,盒盖上饰有繁缛纤细的双凤缠牡丹纹样,四周等距分布着“千秋万岁”四个楷字。银盒旁绕着一根皮腰带,上面还镶嵌有12件十分精美的银质饰品。
古塔重建
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的决定,成立了省“双景”协雷峰塔
雷峰塔
调小组及办公室。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2001年3月11日,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发掘,出土了包括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在内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轰动了海内外。雷峰新塔,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五面八层,依山临湖,蔚然大观。
雷峰塔景区为4A级景区。雷峰新塔,创造性地对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适度的延伸和合理的拓展。新塔尽可能按照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风格和功能,在五代吴越雷峰塔原址上重建。重建工程以对古塔遗址实行切实、永久保护为基础,充分利用古塔遗址真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托新塔景观。
新塔台基以下两层(包括地下的一层),平面呈八角形。台基周边,装饰有汉白玉雕制的石栏杆,台基以上,塔身耸立,外观五层,其中第一层内部实际分上下两层,只是外观上檐屋面较高,呈现为一层。雷峰新塔各层屋面都覆盖铜瓦,每个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翼有下悬挂铜制的风铎。新塔塔身的二层以上,每层都有外挑平座,平座设栏杆,绕塔而成檐廊,可供游人登塔赏景。新塔通高71米,其中台基高9.8米,塔身高45.8米,塔刹高16.1米。新塔台基占地面积达3133平方米,塔身建筑面积2956平方米,总建筑面雷峰塔
雷峰塔
积6089平方米。体量上,新塔台基对径为60米,边长为2334米,周长为186.72米;副阶对径为35.25米,边长为13.43米,周长为107.41米;塔身对径为28米,边长为11米,周长为88米。
就风格来说,新塔选择了南宋塔重建时的外观。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打开一道沉沉的古式门,可以走进新塔底层,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玻璃包围着,游人可以在外观看,以防氧化和人为破坏。
同时,又借助新塔引人瞩目的身姿和供人登临游赏的魅力,彰显古塔遗址负载的1000多年的人文积淀,满足人们对千年胜迹集体记忆的认同心理需求和对千年往事旧梦重温的游赏心理需求。而且,也为重现由来已久的西湖山水名胜完整的大格局,打造了一件既恰到好处、又统领全局形胜的景观建筑精品。
神话传说《白蛇传》将被分成六大块立体场景展陈其中,此外还设有“捐赠建塔纪念墙”。新塔二、三、四层分别展示铜版线刻壁画“吴越造塔图”、雷峰塔历代诗文佳作、彩绘壁画当今“西湖十景”。在第四层,“西湖十景图”的一个部分被挂在墙上。穹顶内壁辟有2002个塔龛,每个龛内安放着一个小金涂塔,穹顶和梁上均为铜质金或贴金。穹顶设有天宫,藏雷峰塔重修记、新塔模型等,以求传诸后世。
雷峰塔
雷峰塔
雷峰新塔,是一座体现很强现代工艺的塔。塔中心的部位,是两座透明的电梯,周围是不锈钢扶梯。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铜塔,仅这一项花费就需2000万元,栏杆、装饰瓦、脊、柱等都采用铜制。值得一提是铜瓦,虽为铜制,却呈青铜色,与陶瓦非常相像。而且,这些铜瓦,还通过螺丝相互吃紧,不会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样易脱落。
为切实保护好地下珍贵遗址,充分展示雷峰古塔的独特风采,对古塔遗址实行玻璃天棚覆盖,使古塔重生新塔,新塔彰显古塔,创下了中国古塔遗址原地保护的全国第一;新塔采用钢架结构作支撑,主梁跨度达30余米,创下了传统古塔采用现代钢结构支撑的全国第一;新塔装饰物全部采用以铜为主体的金属材料,并以化学腐蚀工艺再现了当年雷峰塔别具一格的彩绘艺术,创下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全国第一;由于采用钢结构作支撑,塔内窨大大增加,视野更加宽阔,创下了塔类建筑中塔内使用窨最大的全国第一;雷峰塔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塔”,新塔内精妙绝伦的文化陈设,使雷峰塔内的内涵更丰富、意境更深远,创下了塔类建筑中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全国第一。
重建之后的雷峰夕照景区,占地面积8公顷,主要景观和设施有:雷峰塔、夕照亭、妙音台、汇文轩、放大光明阁、如意苑游客中心、藕香居餐饮点等,由杭州雷峰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经营。
塔毁历史
雷峰塔比起其他的古塔来,厄运更多。在元朝的时候,它还是“千尺浮图兀倚空”的雄壮姿态。到明朝时遭到了大破坏。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侵入杭州,因怀疑其中埋伏有明朝士兵,放了一把火,把雷峰塔的塔檐、平座、栏杆、塔顶全部烧光,只留下了砖体塔身。明崇祯时的一张西湖古画中,雷峰塔已是塔顶残毁,老树婆娑了。诗人们也以“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的诗句、文辞来描写它。在这以后,由于迷信,一些无知的人常常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块,用来治病或安胎,甚至把砖块说成是无病不治的灵丹妙药。
还有人从塔内挖寻经卷,企图发财。一段时间内,西湖边蚕农所养的蚕频频遭到蛇的侵扰,蚕农经济损失惨重。这是有传言说,因为白素贞被压在雷峰塔下,雷峰塔的塔砖有趋蛇辟邪的作用,以致塔砖遭到严重盗取。到1924年8月,塔脚已被挖空,加上其他的破坏原因,这一古塔全部崩塌。
塔倒之后,人们清理残基时,在砖孔内发现经卷开头写着“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弘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奉,乙亥八月。”查乙亥年是钱弘俶吴越八年、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也就是吴越国的最后一年,证明了这塔修成的年代。

鲸鱼渴了想喝水(2014-11-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