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当你来到福安富春公园游玩,总能看到栈道上一位大伯的摊前挤满了游客。走近一看,原来是大家正观看这位大伯制作糖画。只见他一桶糖浆、一块石板、一把小勺,在手中时提、时顿、时放、时收, 寥寥几“笔”,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糖画便跃然而出。昂扬的大公鸡、奔腾的千里马、飞舞的龙凤……晶莹剔透,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光,散发着甜甜的香味。 吴师傅的摊前总是挤满游客
说起糖画,很多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的人都珍藏着温馨回忆。小时候零食少,花几毛钱买上一幅糖画作品,边吃边把玩,别提有多开心。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富春公园里这不起眼的小摊勾起了许多人美好的记忆。
木制的转盘让孩子们随机抽取图案
大伯姓吴,慈眉善目,眼中总是含着笑容。新奇的糖画很受欢迎,不管是大人、小孩一见到糖画摊,都纷纷驻足,欣赏着这由“糖”变“画”的神奇过程。大伯则用木制的转盘让孩子们随机抽取。普通图案的三元,复杂的龙凤则要六元。选到一个中意的图案,大人小孩无不兴高彩烈。
勺为笔,糖作墨,片刻功夫便能绘出栩栩如生糖画
吴师傅家住秦溪洋,在福安做糖画已经有三十年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四川师傅来到福安,开始了福安的第一家手工糖画。 四川师傅原先是不肯收徒的。只是后来大家一起做糖果生意,相处熟了,师傅才肯教他熬糖。而后来的画糖画手艺,则是靠他一点点琢磨出来,勤学苦练渐渐熟能生巧。如今,他几乎每花一、二分钟便能用糖画出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娴熟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就完成了一幅糖画作品
糖画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绘制造型时,用小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铸,画出造型,因此,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一般要苦学一年才能掌握基本功。造型完成,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就完成了一幅糖画作品。
吴师傅说,糖画制作是一门技术活儿,看似简单,其实技术性非常强,制作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绘画、线刻、浮雕等多项工艺,而且作画手法要求迅速利落、断丝成画,保持一幅糖画的连贯性,中间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这幅作品就毁了,必须重新来做。
每完成一个作品,吴师傅总是很有成就感
“一开始学糖画的时候,主要是按照十二生肖的图案来制作,但十二生肖的图案太简单、单一,而顾客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于是我自己摸索学习了更多图案的制作工艺。”吴师傅说,现在他已经能根据顾客的需要,现场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而且全都信手拈来。30多年,吴师傅靠着这门手艺使全家人的生活得以改善。可惜,如今福安已没有多少人从事糖画行当。
又一只作品成型了
糖画技艺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朝,既美味又耐看,备受老百姓喜爱。吴师傅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这一古老的行当,让糖画技艺一代代流传下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