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一张褪色的照片
好像带给我一点点怀念
快要过完的春天
窄窄的长长的过道
……
这是来自于一首歌曲《老街》,就歌词说的一样:“忘不掉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怀念情节”
我的老家位于福安最火热的街——中心街,在那里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记得那时的我比木门槛高不了多少,最喜欢的就是倚着门槛看街上的脚步匆匆,街道两旁的梧桐树,一阵风卷落黄叶,哗啦声响……朦朦胧胧的记忆之门在这里打开。那时候街上最多的是人,然后是自行车,小汽车是稀罕物,但因为家在市政府附近,一天下来也能看到一两回小汽车的身影。
我家旁边就是人民会场,但在我们这群小“蹦跶”眼里,它就是电影院。最爱跟着大人身后进去看电影,大人也不总有空(票),我们只好公厕的墙翻进去,要不就跟着落单的大人衣角走侧门。那时进影院最爱干的是捡玻璃珠,它们总爱从主人那“溜走”,汇到影院的小沟中。那时影院还能帮着寻人,想找谁谁就在旁边打上显眼的字幕就成了。
家的对面是福安的招待所,一楼是食堂,不时去蹭些吃的,二楼是那年头常见的理发店,只记得小时候往那椅子上一坐,不一会儿就能倍儿清爽地蹦出店门。
招待所旁是个小广场,布置着大青石凳,遍植玉兰树,四季常青,花开时节满街芳馨。那时的我人虽小却也早懂事,总是跟着大孩子身后捡他们钩落的玉兰花送给奶奶。奶奶会把它们串成串,用小碗养着,好闻的香气就在老宅漫开来。广场上还有人摆摊租小人书,五分钱租一本,这些小人书是我童年不多的文娱生活之一,难忘昏暗的灯光下与三国、水浒共处的无忧时光!
广场后面就是冠后路,冠后路的坡很陡,那时的三轮车经常上不去这座坡,而下坡时又经常刹不住,翻车伤人的事时有发生。坡上开的店多为缝缝补补的小店,修鞋店、裁缝店之类。而坡下的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两家游戏机店和玻璃店了。
第一百货也在坡下,即现在的他家她家。百货店一进门就是布行和五金店,快过年总爱兴高采烈地跟着老妈来这里扯块布做衣服,当然要用布票。平时最爱逛的是百货店二楼,那里五花八门的体育用品是我做梦都想要的。当时的结婚三件也在二楼,收音机,凤凰牌自行车,缝纫机!
过年时最高兴的事拆了红包跑到家门口隔街的牛肉丸店开吃,一吃就是好几碗,很满足!
我家旁边还有家大不同,福安第一家贸易公司,是福安一对夫妻闯荡上海滩,赚得千万资产,在福安开的!上海也有。还记得6388888/6588888吗?都是当年它家的电话,看得出有多豪吧!
在我小时候,莲池广场还是莲池市场。福安最老的宵夜地之一。我们就爱在市场的小沟里抓那些逃跑的小鱼虾、螃蟹。刮刮卡最早在莲池市场出现,当年福利彩票搭台,福安的第一辆桑塔纳就在台上。活动过半,诱人的奖品还剩余很多,福安某土豪一下子包了剩余的所有彩票,后话就不知了。
(口述/尔冬;手绘/言寺;整理/竹昀)
偶尔惊叹在老街小巷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尽管脸庞已经入了岁月,但眼神相遇,过去忽然就变得亮丽,虽从没有情感的交集,却相信此刻,彼此会在心里念道,你还在这里,你还会回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