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听说过斗茶、斗酒,你也许看过斗鸡、斗牛,而“斗蔗”你大概闻所未闻吧,我把儿时的所见所闻写出来,让大家对闽东过去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
斗蔗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流行于福建省闽东一带的群众竞技习俗。春节期间,在闽东乡镇农村的大街小巷,人群聚集的地方,一般都有斗蔗活动。闽东盛产甘蔗,闽东人爱吃蔗,还玩斗蔗.传统斗蔗有不少花样,斗蔗有“武”“文”之别,“武”斗有:折蔗、劈蔗;“文”斗是比蔗。
折蔗拼的是力气,取一根较粗的甘蔗,斩头去尾,参加的人抽签排序,谁先折断甘蔗归谁,折蔗人跨弓步,一手持蔗,猛力把蔗一抖,把蔗折断,折蔗要讲究掌握甘蔗的重心和抖动的力度,有些经验老道的人,放弃抽签,宁愿殿底,他观察和算定别人无法折断,但经过多人的抖动,甘蔗已有损伤,他也可借鉴改进别人用力的方法,手到擒来,大都能一折成功。
劈蔗讲的是技巧,取一根甘蔗,削尖头部,削平蔗尾,抽签排序。劈蔗时先用蔗刀柄顶住蔗尾,保持蔗身垂直平衡,在蔗身直立的一刹那用蔗刀从蔗尾削平处把甘蔗一劈成二,有的人能一刀到底,有的人劈不了几寸长,谁劈开的那一段甘蔗归谁,没有劈开的,后面的人接着劈,蔗刀卡住蔗身不算。排序最尾的人不用劈蔗,坐享其成,实际上轮到他往往无蔗可劈。
比蔗凭的是眼力,取一根甘蔗削头去尾,用蔗刀在蔗身表皮上刮一条直线,在接近甘蔗长度中心部位的地方横划一刀,嵌入一段蔗叶做为记号,放在较高的地点,参加比蔗的人,围蔗而立,默默掐签,一根香烟的工夫,时间已到,把甘蔗拿下来,在做了记号的地方把甘蔗截为一长一短两段,用竹签量出两段甘蔗长度的差距,做为底签,跟每人的掐签比对,谁的掐签最接近底签甘蔗归谁。
斗蔗难免偶有争执纠纷,不过大家大都重在参与,与和为贵,有的人斗蔗赢了,把甘蔗给大家分而食之,皆大欢喜。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闽东”变成了“海西”,过去小农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大都消失殆尽,“斗蔗”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