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大汉三墩旅游区位于广东省徐闻县南山镇,二桥村委会,由一片海面、一个海港湾、三个岛屿、三个渔村组成,即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遗址所在地,紧靠粤海铁路北港码头,规划面积达 10平方公里。 徐闻县大汉三墩旅游区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扼大陆通往海南之咽喉要津,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2001年,汉代徐闻港被确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比福建泉州还早 1000 多年。 “大汉三墩”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千年的古港文化、自然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风徐闻县大汉三墩旅游区情,市场条件成熟。把该旅游区打造成为风景优美的景区,是历史的呼唤,时代的选择,发展的需求,是徐闻县开展“旅游强县”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徐闻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举全县之力,建设“大汉三墩”旅游区,为打造徐闻的特色旅游品牌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汉三墩”旅游区7月8日举行奠基开工典礼时,徐闻县四套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当地村民代表二百多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走进“大汉三墩”,看到三墩岩滩天然的玄武岩画廊,大汉丝路古港遗风,藏着活动小蟹小虾的红树林,富有诗情画意的淡水湖泊,见证二千年文明昌盛的汉砖瓦片。所有这些迷人的三墩景象,千年古港,遗风难掩,吸引来大批外地游人到此游玩。他们兴致地用摄相机拍照,拍三墩海岛、玄武岩石、古港、还有渔船、渔网、农家,舒心地游玩,处处流连忘返,趣味无穷。当晚霞西起,渔船归来时,他们便到农家与渔夫吃上刚刚打捞起来煮熟的新鲜鱼汤。据村民介绍,每天都有成批游人慕名前来“大汉三墩”游玩。 踏进仕尾村,看到清澈见底的海水,水中柔软的细沙,玄武岩画廊中的神龟石,使人冲动有挥臂畅游之意;海边远望天水一色,海阔天空,使人心旷神怡。礁石间活动着小蟹小虾,生长着各种贝类生物,还有红树林、淡水湖泊不时飞落的海鸟,这个渔村充满了迷人的韵味。 仕尾村有一百多户渔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千年传承的文化造就了淳朴的民风,使人倍感亲切。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空闲时编织鱼网,小孩无忧玩耍,姑娘们忙碌的窈窕身影,使海、人、天和于一幅画面中,演绎着人们憧憬的美好生活。 当晚霞西起,渔船归来时,游人可以到农家与渔夫共餐,吃上刚刚打捞起来煮熟的新鲜鱼汤,在皎洁月光照耀下,观看到村前不远的北港轮渡码头、“小蓬莱”三墩岛、海鸟小蟹靠栖的红树林,还有繁忙的古港码头,总会把一天的疲劳通通抛向云宵。 游人饱尝了自然风韵、领略一番渔村民风后,便坐在渔村富有特色的网床上,迎着习习海风,与渔民们拉起了家常。游人兴趣问起当地拜石俗的由来,据说,自汉朝开始,村里人便把石头当土地爷世代供奉,每逢外出打鱼都会前来奉拜,以保平安出海,满载归来。迷人的景色、美丽的传说,还有浓浓渔家风情,让游人只能怀着意犹未尽的心情离开渔村。 据当地群众说,自旅游区开发建设以来,大批游人慕名而来,有来自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有来自山东、广西等地,他们游玩海摊、湖泊,吃住在农家,饱受千年汉港遗风陶冶,个个都有说不出的开心和愉快。 旅游区有着浓郁的渔家风情、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徐闻县大汉三墩旅游区大汉三墩旅游区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结合红树林、墩岛、湖泊、渔村等自然生态风光,打造大汉海洋港口文化特色的旅游区。 旅游区于7月8日,旅游区开始动工建设,今天(12月29日)正式开门迎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