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谈叔孙通

家乡区县: 枣庄市滕州市

      叔孙通,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见秦将要灭亡,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项梁败死定陶(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上游)后,通跟随楚怀王。怀王为义帝,迁至长沙,通留下侍项羽。[1]

      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率领诸侯军队攻取彭城(今江苏徐州),通转投汉军,[1] 并举荐勇武之士为汉争取天下。汉王拜其为博士,号稷嗣君。

      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在定陶被诸侯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又厌于君臣礼节不严。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共订朝仪。[2]

      汉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王大臣都依朝仪行礼,次序井然。叔孙通所订朝仪简明易行,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他因功拜奉常,其弟子也都进封为郎。

      高祖九年,为太子太傅。十二年,刘邦欲废太子刘盈,通以不合礼仪劝阻,刘邦听从了他的意见。[3] 刘盈即位后,使制定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

 

历朝历代对他的评价也甚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司马迁: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23-24]

诸儒生: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24]

班固:高祖以征伐定天下,而缙绅之徒聘其知辩,并成大业。语曰:“廊庙之枝材一木之材,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信哉!刘敬脱挽辂而建金城之安,叔孙通舍枹鼓而立一王之仪,遇其时也。郦生自匿监门,待主然后出,犹不免鼎镬。朱建始名廉直,既距辟阳,不终其节,亦以丧身。陆贾位止大夫,致仕诸吕,不受忧责,从容平、勃之间,附会将相以强社稷,身名俱荣,其最优乎![25]

陆机:百王之极,旧章靡存。汉德虽朗,朝仪则昏。稷嗣制礼,下肃上尊。穆穆帝典,焕其盈门。风谌代,宪流後昆。[26]

司马贞:厦藉众干,裘非一狐。委辂献说,釂蕝陈书。皇帝始贵,车驾西都。既安太子,又和匈奴。奉春、稷嗣,其功可图。[24]

司马光:①惜夫,叔孙生之为器小也!徒窃礼之糠枇,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以迄于今,岂不痛甚矣哉!……夫大儒者,恶肯毁其规矩、准绳以趋一时之功哉![27] ②今叔孙通谏孝惠,乃云“人主无过举”,是教人君以文过遂非也,岂不缪哉![28]

王安石:马上成功不喜文,叔孙绵蕞擅经纶。诸生可笑贪君赐,便许当时作圣人。[29]

王令:弟子从来学未纯,异时得失亦频频。一官所买知多少,便议先生作圣人。[30]

陈普:刘项权将作狗偷,谁能撩虎又靡头。汉王不是坑儒主,颈备依依是可羞。[31]

徐钧:秦府藏书熟见闻,三王遗意可追寻。如何绵蕞因秦陋,古礼沦亡恨到今。[32]

洪亮吉:秦之亡,亡于赵高,实亡于叔孙通一言。[33]

吴之振:先生秦博士,秦礼颇能熟。量主欲有为,两生皆不欲。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黄金既遍赐,短衣亦已续。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34]

蔡东藩:叔孙通揣摩求合,欲起朝仪,徒以绵蕞从事,贻讥后世;而高祖反喜出望外,叹为皇帝之贵,及今始知。夸外观而失真意,乌足制治?此鲁两生之所以不肯从行,而名节独高千古也。[35]

宋雷(2014-11-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