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获得学术成果奖项最多、奖励级别最高的教师(一)

家乡区县: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

贠守勤,1953年9月生,会宁翟所乡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靖远师范毕业,第二学历甘肃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白银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学术带头人(教育惟一),临夏回民中学专职教育顾问(2009——2010),临夏土桥中学专兼、职教育顾问(2009年兼,[2011-2012]专),天水师范学院兼职研究员(2007年聘任)。原会宁县教委副主任、会宁县第四中学原校长、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原书记,定西市第一中学、安定区第二、第三中学和仁化中学等学校的名誉校长。曾长期担任高中数学教学。

曾被《中国改革报》、《甘肃日报》、《白银日报》等各种媒体报道数十次。报纸、刊物人物专题报道3次,采访报道1次,书评报道3次,《定西日报》报道2次,会宁县电视台报道8次以上。应县内外邀请,作报告50次以上。发表论文50篇以上,其中全国核心期刊2篇。中共会宁县委办公室县委办发(1989)24号,号召全县学习太平精神,时任校长。任四中校长期间,首届高考居县第一,理科上线比例51.8%,文科上线比例和绝对升学人数均远高于一、二中,创文科特色牌子,孙逸峰同学获全省理科第三名,被北京大学录取(现在美国留学,夫妇博士)。曾主办《甘肃教育报》会宁教育专版。曾担任《白银市教育志》会宁教育部分总撰稿人,《会宁县志》教育专业志惟一撰稿人,会宁教育“十一·五”规划惟一撰稿人,会宁县第三次红色旅游节“教育展览”撰稿人,《从兴国到会宁》撰稿人等。

一、主要学术成果及奖励28项以上

△1996年,《现代农村教育管理》(专著),获甘肃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6年,《农村复式教学研究》(论文主持),获甘肃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6年,《JIP计划的实施推广》(论文),获白银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8年,授权与控权》(论文),获白银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8年,《怎样当好校长》(论文),获中央教科所全国基础教育优秀论文奖;

△2001年,《会师精神的科学内涵——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65周年》(论文),获会师精神第一届研讨会优秀奖;

△2002年,《试论素质教育的政策与实践》(论文),获甘肃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2年,《现代课堂教学论》(专著),获白银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二等奖;

△2002年,《现代课堂教学论》(专著),获省教育厅甘肃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2年,《现代校长思想理念论》(专著),获甘肃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3年,《现代课堂教学论》(专著),获甘肃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为白银市继续教育教材,天水师范学院选修教材;

△2003年,《新课改下复式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文),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复式教学国际研讨会二等奖;

△2004年,《教育教学新观念》(专著),获甘肃省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4年,《教育教学新观念》(专著),获白银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奖;

△2005年,《新课程与地方(会宁)教育发展》(研究报告),被确定为甘肃省“十五”重点课题;

△2005年,《身正如鉴,心昭日月》(报告),获白银市《一代师表》编委会二等奖;

△2005年,《现代校长思想理念论》(专著),获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第四届全国成人教育优秀论文(专著)评选三等奖;

△2006年,《教育教学新观念》(专著),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师科研论著评选第一批入围名单;

△2006年,《我的帕夫雷什之梦》(专著),获甘肃省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年,《我的帕夫雷什之梦》(专著),获白银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奖;

△2007年,碟片会宁人物专访《从思想者到实践着》》,会宁县电视台“人物访谈”栏目播出,40分钟;

△2008年,碟片会宁人物专访《如东教育研究》》,会宁县电视台“人物专访”栏目播出,50分钟;

△2008年,《会宁教育600年》(志书类),获白银市委、市政府第五届社科学一等奖;

△2008年,《会宁教育600年》(志书类),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寄语教育》(专著),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报道“高考状员县”—解读神奇的“会宁现象”》(专著),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来自会宁一中”宏志班“的报道》(专著),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望庠吟—贠守勤诗选》(专著),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0年,《梦笔诲园》(专著),获白银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

△2010年,《梦笔诲园》(专著),获白银市第八次基础教育一等奖。

主要教育专著17部

《现代农村教育管理》、《现代课堂教学论》、《现代校长思想理念论》、《教育教学新观念》、《我的帕夫雷什之梦》、《会宁教育600年》(100万字,相当于教育志)、《寄语教育》、《报道“高考状元县”——解读神奇的“会宁现象”》、《来自会宁一中“宏志班的报道”》、《望庠吟——贠守勤诗选》、《梦笔诲园》、《临夏回民中学建设与发展十大工程》(临夏州委书记冉万祥2010年在全州作风建设年简报第七期上批示全州仿照实施)、《梦圆临夏》、《品味课堂》(受到2011年12月临夏县委、县政府考核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同时,学校决定以此为校刊刊名)、《金色典藏》(200万字)、《心影行吟》、《会宁人物志》。

著述赠送

△2002年,《现代校长思想理念论》2000册,价值5万多元;

△2007年,《会宁教育600年》《报道“高考状元县”——解读神奇的“会宁现象”》和《寄语教育》400套(200套精装,200套简装),价值7万多元;

△2008年,《来自会宁一中“宏志班”的报道》和《望庠吟——贠守勤诗选》两本书(1000套),价值6万多元;

△2009年,《梦笔诲园》,1000册全部赠送,价值2.8万元,三次共计价值20万多元;

△2010年,《临夏回民中学建设与发展十大工程》(单行本),2万字,临夏回民中学200册;

△2011年,《品味课堂》(单行本)100册;

△2012年,《梦圆临夏》1000册,价值约4万元。

二、综合奖励

△1988年,白银市园丁奖;△1991年,白银市优秀校长奖;

△1992年,会宁县优秀社教队员奖;△1994年,甘肃省园丁奖;

△1996年,白银市会考先进个人奖;△1998年,甘肃省总工会读书奖;

△2000年,会宁县优秀党员奖;△2004年,会宁县优秀党员奖;

△2002年,兰州商学院第十六届体育与趣味运动会陇桥学院组织奖;

△2010年,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特殊贡献奖。

三、任四中校长期间在全县开创了19项第一

△首建学生自炊灶;△首建学生大灶并承包给个人;

△首建学生公寓楼;△首建教师单身公寓楼;

△“文革”后带头恢复军训;△首次在普通高中设立政教处;

△首次实行“封闭式管理”,特别模式化管理学生宿舍,首次出现楼训以及个性化班训等;

△首次实行周六全天上课、寒暑假补课,周日早上学生自习等;

△首次实行早操前晨读,会宁晨读概念亦由此产生;

△首次实行清洁工专职化;△首次以本科生为标准选调教师;

△首次在学生中发展中共党员;△首次聘请外教;

△首次宣传学校自己,争取优质生源;△校长任内出专著,开先河,仍保持纪录;

△首届高考理科居全县之最,文科遥遥领先,一生考入北大,至今仍保持纪录;

△首次立校训碑石和建校碑石(鸳鸯玉);△首次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室都装投影仪;

△首次推行录取学生成绩保密。

四、任临夏回民中学顾问期间学校一跃成了全州名校,“十大工程”确立办学指导思想

△2010年5月27日,临夏回民中学办公室:州委书记冉万祥同志在我校“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简报》(第七期)上做出重要批示。冉书记的批示内容为:“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和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是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回民中学实施‘名师兴校’和‘青年教师达标提升工程’很好。望真正抓出实效,也盼其他学校能仿照实施。”

△2010年3月22日,马自东校长传达:州教育局长马全录在全州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回民中学的“十大工程”加以充分肯定和赞赏。

△2010年6月8日,马自东:我总觉得你真正是一位对教育教学有深度研究和敏锐触觉的学校管理专家、教育家。从你到来的第一天我就开始看中了你。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你的勤奋、你的耐心、你的热情、你的执著、你的诚意都深深感动了我。……对你的做人和你帮助我所做的工作我真的很满意。我不敢狂言,但是我多次公开表示和绝对承认您至少是会宁的苏霍姆林斯基。

姑苏静(2014-11-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