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东关街来源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宝应县

  

    扬州东关街的安家巷与一位韩国人有关,他叫安岐。   清康乾年间,安岐随高丽贡使入京,后在扬州经营盐业,成为富商。扬州盐商之间喜欢斗富,而安岐善用驯养小动物的技能出奇制胜。   一回,安岐与盐商马某比财宝,马某捧出一株东海珊瑚,众喝彩。安岐拎来一只鸟笼,内有八哥。马某笑曰:“莫非八哥是金子铸的?”片刻,八哥开口说话:“我是活宝,我是活宝。”大家公认“活宝”把死宝比下去了。   又一回,扬州盐商请河道总督赵世显饮酒,争相巴结,献出珍奇古玩无数。赵问安岐:“你为首富,可有赠物?”安岐嘱两美女捧双锦盒呈上,赵世显揭开后,两只关东貂鼠跃然而出,整齐划一地向赵拱手作揖。赵开心大笑,曰:“今日最费心的当数安岐。”   安岐非常崇敬中国文化,藏书极为丰富,且多为善本、珍本,其所著《墨缘汇观》一书,对中国历代书法作品均有精辟的点评。   吴王占卜斗鸡台   壶园的北面有个地名,叫“斗鸡场”。扬州斗鸡习俗与吴王夫差有关。   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后,闲来无事,便斗鸡取乐。他出征前喜欢用斗鸡来占卜,便雇用一名高手驯养自己的鸡。几十天后,那只鸡已被驯到“呆若木鸡”的程度,看起来寂静淡漠,其实是内藏锋芒。吴王伐兵齐鲁时,先在斗鸡场决战,其他的鸡见到吴王的鸡如鹤立鸡群,目中无物,吓得全部溜走,吴王的鸡不战而胜。吴王也果然得胜而归。后人把“呆若木鸡”当成笨蛋,实在是对原意的曲解。   到了清代,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扬州都要举行斗鸡比赛。比赛地点,就在壶园北面的斗鸡场。康乾年代的王锦云有诗为证:“法雨慈云驯象院,落花飞絮斗鸡场。”   残碑孑立二郎庙   二郎庙巷在东关街北,只是一条陋巷而已。二郎庙在扬州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意义是阮元在这里发现了宋代残碑。   清嘉庆丙寅年(1806),43岁的浙江巡抚阮元,前去准提寺访客,路经二郎庙菜园时,无意中发现绿油油的蔬菜中有块废弃已久的古井石栏,上面似乎隐隐有字痕。阮元觉得此石不寻常,立刻取水洗石,用纸拓字。经过仔细辨认,石头上刻的竟是“囗熙十囗三公石囗”数字。“熙”字上面的一个字残缺不全,像是“淳”字。阮元想到以“熙”字为年号而时间超过十年的,只有宋代的“淳熙”,便断定这是宋代残碑。于是,一块不为人注意的残石,在学者眼中成了至宝。隔日,阮元亲率力夫将宋代残碑移至准提寺东廊,镶嵌于西楼壁上。   后来,有学者评价:“扬州遍地是宝,连菜园中都有旷世奇宝”,此说出处即为二郎庙。   深巷走出田贵妃   崇祯皇帝有个非常宠爱的贵妃,叫田秀英。她出生于东关街的一条小巷中,自幼受母严格教诲,秀外慧中,多才多艺。进宫后曾亲手绘制《群芳图》二十四幅,呈崇祯御览,崇祯称奇。   田贵妃还无师自通地学会园艺设计。她见自己居住的承乾宫,万仞宫墙,眼空无物,便依照扬州园林进行改建——拆高墙,树栅栏;筑假山,栽花草;挖池塘,养金鱼;建廊道,遮烈日。崇祯游到此处,激赏不已,对田贵妃更加宠幸,常与她嬉戏温存,引来周皇后妒火中烧。   皇宫里经常举行骑射比赛,田贵妃能够单足立于马蹬,百步穿杨,锦衣卫们感叹,“田贵妃若驰骋疆场,定然巾帼不让须眉。”   扬州民间为了纪念这名才女,将其出生的小巷称为“田家巷”。   射虎高手祁友蒙   东圈门20号为祁家大院,三代主人均为风流人物。   

小伍(2014-11-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