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三绝指的是周柏唐槐、宋代彩塑以及难老泉。它们都在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晋祠博物馆之内。
先来说说晋祠吧。山西晋祠博物馆简称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下晋水的发源处。这座祠堂建于北朝,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的次子督虞而建造的。据说周成王有一次同他的小弟弟叔虞一起玩耍,他摘下一片桐叶,削成玉(王圭)(玉(王圭)代表诸侯的权力)的样子,对叔虞说:“把这个封给你。”边上的大臣就请求成王选择吉日,正式给叔虞封地。成王说:“我是和他说着玩的。”大臣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叔虞就被封在唐这块地方,因为这里有一条晋水,唐国就改名为晋国,这就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晋国。现在我们把山西省也叫晋,是因为它就在古代晋国这一片土地上。
晋祠最有名的就是晋祠三绝,来山西不能不看晋祠,来晋祠不能不说的就是三绝。下面分别介绍。
周柏唐槐
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28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唐槐位于水镜台前,虽不是晋祠古槐中年代最久远的,但却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
宋代彩塑
座落在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内,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殿是晋祠的主体,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亲,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难老泉
位于圣母殿南侧,有“晋阳第一泉”之称,为晋祠三绝之一,也是晋水主要源泉。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中涌出,潜流10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塘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
难老泉,泉水恒温,常年保持在17.5℃左右,数九寒天水中特有的长生萍依然翠绿如玉,水面雾气升腾,如白纱笼罩,犹如仙境一般。难老泉水世代浇灌晋祠附近的千顷良田,造就了“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的丰饶景象。因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水温恒定,水质优良,所以晋水培育出的晋祠大米,米质晶莹,颗粒饱满,吃起来口感香醇,回味无穷,是与天津小站大米齐名的米中极品。
难老泉亭虽然不大,但荟萃了众多名联匾额,其中以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所书“难老”立匾最负盛名,用笔苍劲洗练,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wangjiaxiaoxiaogulian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