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有着丰厚的让当地人民引以豪的历史的和现代的人文底蕴。据沂水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沂源县悦庄镇儒林集村出了个吏部尚书,名叫杜泽。他死后奉旨厚葬于沂源县悦庄镇儒林集村西边的杜家林。杜家林占有大片土地,碑碣高大如牛,墓前两旁排列着石人、石马等。林前的宽阔地带,有一条长河从中穿过。每逢祭祀,地方官吏、社会名流、显亲贵戚云集,声势显赫。当地群众关于“千顷杜家林,万丈马嘶沟”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明崇祯元年,沂源出过一位叫江孔燧(1577~1647)的进士。此人18岁中秀才,39岁中举人,明崇祯元年科举中进士后,先后任南京吏部司事、南京户部陕西司主事、户部广东司员外郎、户部江西司郎中、四川重庆府知府、山西分守冀南道副吏、湖广扶夷兵备道参政、河南按察使等职,后因年老多病辞官返乡安度晚年,为明朝政府贡献了毕生精力。抗日战争期间,沂源还出了个叫马川启的回族兄弟,七七事变后,他积极组织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军侵略,他先后参加过莱芜战役和淮海战役,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多次受奖,被沂源人民尊称为“英雄的穆斯林”。1980年去世的沂源人张华,出生在十九世纪末东里店的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天资聪慧,对医学尤其是脉学颇有钻研,从医60年,挽救了无数沂源人的生命,为沂源人民所敬仰。
沂源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连长”何万祥、抗日县长杨荆石、锄奸英雄马光斗、“飞行爆炸大王”左太传、“七月英雄”侯成安等一个个战斗英难,他们的传奇人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沂源人民。至今,在沂源南麻烈士陵园里,仍塑有何万祥连长的塑像,供人们凭吊。现如今,“当代保尔”朱彦夫、北京汇源公司总裁朱新礼、两届奥运会射击冠军杜丽等沂源先模人物,成了沂源人民引以为豪并崇拜的偶像。
英雄的沂源儿女,就像沂河水一样滔滔不绝,更像沂河里一粒粒的普通白砂,虽平凡却洁白无暇,个头虽小却坚硬无比。正是这一滴滴的沂河水、一粒粒的沂河砂构建起了一道道壮观美丽的沂河美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