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管音乐:北管音乐作为泉港地方独特的文化品牌,源自明末清初北方民间音乐,而通过渔商船海上运输商贸活动及江淮难民南移传入。北管音乐既有“中原雅乐”的余韵,又有“江南丝竹”的清音。历史上北管音乐不仅流传到台湾,还风行于日本琉球群岛。正如民族音乐家王耀华教授所说:“闽台北管同源中华古乐,是同树异枝上的两朵姐妹花”。北管音乐文化成为对外宣传福建文化的著名品牌之一,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2、“福船”制造技艺:早在宋、元时期,古代泉州的造船业就已经蓬勃兴起,尤其是以“峰尾黄氏造船世家”和王氏(王尧)造船师匠为代表的泉州造船人,由于擅长制造远洋帆船(现又称福船)而著称于世。公元1405年,以峰尾“黄氏造船世家”黄源修率领的造船人参与三保太监郑和的“下西洋之旅”而筹划规模宠大的造船工程,兼负责工程规划、船艺设计、材料统筹和监匠训导等重要工作。至顺治十三年和康熙二十八年又相继参与郑成功、施琅为收复台湾建造战船的工程事务,峰尾黄氏造船大师黄都受清朝朝廷任用为“道宪厦厂军工匠首领”。黄氏造船人建造的“黑舶五青案”(俗称:黑舶五枪堰)船型成为“福船”的主船休,其传统的“水密舱”和“十二生肖”的人性化结构是黄氏造船人独具匠心的设计。“福船”承载着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遗产。
3、民俗文化(陋习)---------裹脚采风:自古以迄20世纪30年代,我国流传妇女缠足之陋俗,而且相当普遍,美其名曰“三寸金莲”。在惠北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妇女缠足比例也不同。清朝光绪年间最盛,峰尾、肖厝称为“缠足村”,帮有“肖厝娘子沙格脚,峰尾娘子金缚脚”之说。世纪初,涂岭、界山地区较少,农村也只有20%肖厝、峰尾一带占95%。20世纪30年代结束了传统遗俗。随着岁月的推移,目前峰尾也仅有缠足妇女200多人。他们仍保持着古老传统的打扮,留下了时代的烙印,1998年福建电视台曾把缠足列为古风民俗来峰尾拍摄,以便借古鉴今。
4、特色食文化:“来峰尾吃海鲜”是峰尾人民对客人的上好宴请。峰尾的海鲜酒楼(店)较多,基本形成沿镇区主干道一条街。这里的海鲜全都是深海捕捞上来的,具有野生、无污染、新鲜等特点,深受客人青睐。除海鲜外,这里还有传统的美食,如海蛎饼、粥米馊等特色小吃,著名的鳗鱼泡、乌贼干等海鲜干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佳礼物。
我的个人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是http://wm23.cn/130252345
我的个人博客主页是http://blog.sina.com.cn/u/2726635581
我的个人梧桐子主页是http://www.wutongzi.com/uc/86024874.html
我的个人淘宝店铺http://girl-dreamy.taobao.co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