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文艳,淮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张士勤。淮剧女演员。江苏淮安人。幼年学艺。工青衣、花旦。生于1922年,原姓陈,祖籍江苏淮安。她5岁随父母由农村逃荒至上海,卖与民乐戏院职工张少卿和老板刘木初为养女,取名张士勤。11岁从艺,先演娃娃生及娃娃旦,后专攻青衣、花旦。1937年后在上海登台演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上海人民淮剧团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二至四届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39年脱离养父,改入高升大戏院演淮剧。1946年起与何叫天合组联谊淮剧团。建国后,又联合马麟童等组成淮光淮剧团,率先实行民营公助。
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善于吸收前辈的艺术成就,并向其他剧种学习,博采众长,融合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曾与乐师共同研创淮剧“自由调”。擅演《千里送京娘》、《白蛇传》等剧。《女审》已拍成戏曲片。筱文艳的戏路宽广,博采众长,其表演注重刻画人物,富有生活气息。代表剧目:《女审》、《党的女儿》、《海港的早晨》等。
2013年9月19日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因脑溢血在华东医院抢救无效逝世,享年92岁。
筱文艳善于吸收前辈的艺术成就,并向其他剧种学习,博采众长,融合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曾与乐师共同研创淮剧“自由调”。
她善于吸收前辈的艺术成就,并向其他剧种学习,博采众长,融合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对淮剧的唱腔曲调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创造了“筱文艳自由调”,其特点是唱词不拘字数,曲调节奏变化多,花腔转折多,长于抒情。她还将民间小调改造后,运用到淮剧中,使之更加富于生活气息。她曾24次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作为一名演员,能获得这样的殊荣实属罕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