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荔县的这片故土上,我们的节日送礼没有贵重的高档品,也没有昂贵的奢侈品,有的更多的便是我们相传已久的馄饨馍。作为大荔人,相信我们都知道,在大荔不管是红白喜事还是重要节日,特别是过年,都离不了一样东西,对,就是今天要说的馄饨馍。东府喜馄饨之“香思”。
说起馄饨馍可能大家都知道,而且还能说出很多礼节和习俗,哪种关系要拿馄饨馍?应该拿多少个?可是有谁知道馄饨馍的来历呢?今天我就先给大家说说这馄饨馍的来历吧!
馄饨馍的名子是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由宇宙的“混沌”一词衍化而来。这“馄饨”二字,与“混沌”谐音,含浑全之意,有吉祥、喜庆、圆满、平安等寓意。
相传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文王迎娶美女太姒时就有了,从那个时候起,馄饨馍就用于红事、喜事和重要节日的行礼和待客。遇到有喜庆之事,亲友邻里就按照交情深厚和主家喜宴的规模,酌情带馄饨馍一对、两对、五对、八对不等。如男女婚嫁是红事,行礼自然离不开喜馄饨馍。取义为“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也代表着浑全、圆满、团圆的意思;还有个意思是男为乾、女为坤,男女结婚,如同盘古开天地一样开始奠定生活的基础。如青年男女订婚之日,女家送男家一对“老虎馄饨”,这与远古先民的“虎图腾”和“鱼龙图腾”一脉相承。
还有春节,春节是团聚的日子,既然是团圆饭,自然少不了馄饨馍,因为馄饨谐音混沌,代表着浑浑全全、团团圆圆,寓意家庭美满幸福。
说完了历史,进一起去走进大荔的地方名产——同州香思馄饨。
馄饨馍久负盛名,是关中蒸食文化的典型代表,素有“西府大锅盔,东府喜馄饨”的说法!
谈到蒸食文化,这香思馄饨的制作那是相当讲究滴!它要采用上等精白小麦面粉由农家自制酵子发酵,加油、盐、芝麻、椒叶和小茴香等反复揉制成馅,以面擀皮包裹,捏成富有象征意义的各种形态,上锅蒸制而成。由于面的反复揉搓,所以蒸熟的馄饨馍口感劲道,香甜味美。
蒸馍可是个难事儿,关中人讲究做任何事情都像蒸馍一样:面要好,酵头要老,工夫要到,气要饱。一鼓作气,蒸馍过程中,千万不敢揭锅盖,气跑了就半途而废了。
同州香思馄饨经过传统工艺制作,蒸出来的馄饨香味四溢,口感筋道。刚出锅的馄饨,掐一块放进嘴里,各种佐料的香味,越嚼越香,儿时的味道久久萦绕。
同州香思馄饨已成为咱们这儿红白喜事,节日团聚,招待亲朋和日常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同州香思馄饨礼盒也已是馈赠亲朋的佳品,出门在外带份香思馄饨,时刻都有家的味道。
大荔县同州香思馄饨经传统工艺制作加工的产品目前已销往我省各地市县,还推出了烤馄饨、枣山馍、寿桃、塔项等系列产品,让我们的传统工艺馄饨、花馍继续发扬、流传。
西府大锅盔,东府喜馄饨。大荔香思馄饨你了解了吗?
我为家乡代言,更多家乡文章在我的梧桐子网站主页链接:
http://www.wutongzi.com/uc/19424731.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