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风味美食

家乡区县: 庆阳市环县

      环县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臊子面,荞剁面,羊羔肉,搅团,羊肉泡,灌肠等传统名吃,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和诱人美味,驰名陇原大地。

       臊子面      其名因浇臊子汤而得名。此物为陇东的上等传统美食,但凡生日之长寿面或贵客到来,主妇必用臊子面款待。臊子面制作的好坏代表了一家主妇乃至东家的厨艺水平。其制作要经过和面,揉面,馐面(揉好的面在密闭环境搁置一段时间),擀面,切面,煮面,捞面,浇汤等工序。汤的制作也相当讲究。选萝卜,豆腐,大肉等切丁,加黄花菜,木耳,海带等陪葱的调料入锅,热油爆炒,兑水,加入油泼辣子,打入鸡蛋,即成香气四溢的臊子汤/。

      羊羔肉    是庆阳地区环县等地传统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肉嫩味鲜,不膻不腻,非常可口。每年立春至端午节前后,是食用羊羔肉的最好季节。羊羔肉做法较多,以清炖和蒸做较为普遍。清炖羊羔肉,色泽金红,细嫰溢香,味道美爽。制作时选择月龄肥羔,宰剥开膛后,除去内脏蹄脚,浸泡洗净,切成小块;然后用烧沸的清油(植物油),把切成条状的干辣椒油炸后捞出,再将肉块下锅猛炒;随后放入生姜再加,花椒,胡椒粉,食盐等佐料,并适量加汤(以肉汤干为宜);快炖热时,再加葱花,味精,用温火再炖至热。食用时,需再备一盘香菜,大蒜,以助美味。蒸的羊羔肉色金黄,味道鲜美。蒸做时,仍是将宰杀,洗净的羊羔肉切成小块,再加姜粉,花椒面和少许大香,葱花等佐料。蒸做前,羊羔肉需在清水中浸泡一小时后才可入笼;蒸熟后,再加油,葱花,味精调拌,即可食之。

      荞剁面    是环县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食之别有风味。近年来,随着荞麦播种面积和产量日渐缩减,愈见荞面食品之稀罕。这里用荞面制成的传统名吃花样繁多,主要有荞面饸饹,荞面削面,荞面搅团,荞面煎饼,荞面凉粉,等等,而荞剁面最为有名。荞剁面的做法是:先用温水将荞面和成面团,用擀杖擀成或薄或厚的面饼,再将面饼放在置于锅沿的荞面专用案板之上;然后用双手执起两头有柄的特制剁面刀,由前向后边剁边移动,在一阵节奏有致的刀响声中,将一根根长细均匀的荞面条抛进沸腾的煮锅里;待面条煮熟后,或捞入肥美的羊肉,猪肉臊子汤碗里,或捞入特制的酸汤(用食醋或浆水制成)碗里,或让宾客用干面条调入油,盐,油炸辣面,臊子,葱花等调味品,可以其喜好而食用。

      搅团    为麦面,玉米面或高粱面等制成。其工序是先将部分原料和面放入开水锅,待锅再次沸腾加入剩余原料,用棍棒样物(多用擀面杖)在锅里来回搅动。搅时锅内如团,所以叫搅团。当然搅动次数越多越好,民间有“七十二搅”之说。做熟之后出锅,在案板上摊开,冷却后切条状,加入佐料,即可食用。

      羊肉泡馍     特色十足的东西莫过羊肉泡馍了。羊肉泡馍在西北来说是家常便饭,但环县的羊肉泡馍“大气”,“实在”,像一个庆阳汉子。其做法基本和西北其他地方一样,将羊肉煮熟,切片,浇汤泡馍。环县的羊肉泡馍在煮肉中佐料重,煮的时间长,肉不腻不膻,入口即化。上桌时,入碗的纯肉加血片,内脏等羊杂碎,泡入用地道的陇东冬小麦做出的“香,酥,筋”的起面锅盔。羊肉泡馍历来是陇东人孝敬老人的上品,其食疗滋补,众所周知。同时,它还是环县人的传统早餐。

      灌肠     它是环县唯一一种由动物内脏经加工而成的食品。选新鲜猪肠和猪血,洗净猪肠,将加入荞面和葱花等调料的猪血灌入猪肠,蒸熟即食。环县至今还保留着春节杀猪后做灌肠,邀请乡邻和老者食用的习俗。

(2014-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