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腊味

家乡区县: 广东省中山市

黄圃腊味历史悠久,以其选料精、制作巧、色香味美而驰名中外,为广式腊味之名产,黄圃也因此而被誉为“腊味之乡”。
相传,始作腊肠的是大黄圃一卖粥档主,名叫王洪,人称老洪先生。光绪十二年(1886年)冬季某天,天气奇冷,雪雨纷飞,王洪准备的猪肉、猪肝、粉肠等粥配料卖不出去。于是,他用盐、糖、酱油等把肉料腌起来。连天阴雨,王洪只好将粉肠掰开,将猪肉切粒,塞进肠衣,用水草分截绑好。经数天的风吹日晒,天晴时,王洪的制品吃起来别有风味,且耐储藏。王洪如法炮制,设档出售。猪肉辅以肠衣制成,形如猪肠,故名腊肠。风味独特、耐储藏,腊肠名声日噪,求过于供。黄圃人争相仿制。后来,更有黄圃人依照腌制腊肠的方法,用五花肉制成腊肉,名为腊味。
珠江三角洲天热潮湿,聪明的黄圃人制作腊味时采用盐、糖、酱油、酒腌制后再晒干,不仅色香味美,而且耐潮湿。之后,黄圃人又以这种方法对猪的各个部位进行制作,总结一出套腌制的配方和制作花式品种的方法。自此,黄圃腊味闻名于世。

orang222(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