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自然资源

家乡区县: 天津津南区

水资源

津南区水资源主要由区内降水、地面蓄水、地下水、外来水等几部分构成。津南区多年平均大气降水量为556毫米 ,按50%保证率计算,径流深为140.5毫米,产水量为5800万立方米;按75%保证率计算,径流深为84. 9毫米 ,产水量为2700万立方米。津南区水利工程实际蓄水能力为530万立方米,由于蒸发、渗漏等损失,实际用于灌溉的水量只有400万立方米左右。

区境北靠海河,南有马厂减河,历史上水源丰足,用水不愁,区内河渠纵横交织,洼淀坑塘星罗棋布,是有名的北国鱼米之乡。由于海河治理,强调了除害,兴利用水分配不当,1970年以后,区内供水出现困难。为了保证菜田灌溉需要,天津市政府每年给区调拨一定的用水指标。1983~1990年,共调水3.66亿立方米,平均每年调水4575万立方米。雨季客水来临,因蓄水能力极小,只能外排。雨量集中,客水量大时,为保天津市安全,不往海河排水,只能忍痛淹泡农田。
土地资源

1991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表明,津南区土地总面积为578567.6亩。其中,耕地269653.1亩,占总面积的46.6%;园田4907.8亩,占总面积的0.8%;林地589.7亩,占总面积的0.1%;未利用土地23529.5亩,占总面积的4.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96447.2亩,占总面积的16.7%;水域167324.1亩(包括河流、水库、坑塘、苇地等),占总面积的28.9%;交通用地16116.2亩,占总面积的2.8%。
1995年,农业生产主要用地为263213.4亩,占津南区土地总面积的45.49%。按照利用状况,可划分为耕地、果园用地、林地、养殖用地4种土地类型。
矿产资源

据天津地矿局及大港油田勘探资料,境内地下蕴藏着地下热水矿、石油天然气矿、煤和煤成气矿。津南区绝大部分乡镇都处在万家码头地热异常区内,地温梯度值为4~8.8℃ / 100米 ,大于3. 5℃ / 100米 地热梯度等值线圈定的地热异常区面积为262平方公里,除少部分在大港区中塘镇外,几乎都在区内。万家码头地热异常区内包括第三系孔隙热水和基岩岩溶裂隙热水两个热储类型。[4]
万家码头地热异常区第三系孔隙热水,热储层顶板埋深390~420米,热水储存量0.79×10立方米,热水天然可采量0.71×10立方米,地热储存量1.32× 10千卡,地热天然可采量1.78× 10千卡。基岩岩溶裂隙热水,热储层顶板埋深1000~2000米,热水储量2.44× 10立方米,热水天然可采量2.44× 10立方米,地热储存量3.14× 10千卡,地热天然可采量1.34× 10千卡。
石油部门勘探发现,南起小站镇,北至咸水沽镇,西起八里台镇,东至葛沽镇的范围内,埋藏着含油气岩层,蕴藏有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
地质钻探资料表明,区内中新生代地层下面,分布着古生代石炭——二迭纪含煤、煤成气的煤系地层,顶板埋深1000~1500米。分布海河以南,西泥沽——西右营一线以西,团洼——双港一线以东,向西南延伸至西青区、静海县、大港区交界地区。煤和煤成气矿属于天津西南部地区深埋煤田的一部分。含煤层厚5~42米,平均厚21米 左右,有开采价值,前景好。
生物资源

野生灌木与半灌木植物有野酸枣、小叶鼠李、柽柳(俗名红荆,又名荆条墩)、罗布麻、地梢瓜、白刺、枸杞、紫穗槐、杜梨。
哺乳类有豹猫(俗名野狸子)、獾、狐狸、野兔、黄鼬(俗名黄鼠狼)、刺猬、鼹鼠、大仓鼠(俗名大应贼)、中华鼢鼠、棕色田鼠(俗名仓鬼)、小家鼠、褐家鼠、田姬鼠、蝙蝠。

我哪儿知道啊(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