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米粉是四川绵阳地区汉族传统名吃之一,米粉由来绵阳米粉有着1800多年历史。相传三国时,蜀主刘璋与刚入川的刘备相会于涪城(今四川绵阳)东山,刘备早就听说四川人擅长烹饪,就提出品尝当地美食。刘璋就说:“闻此山中一人家,其妇善烹饪,祖传以大米磨浆,制成丝,辅以鸡鱼肉等自制作料,开水烫熟即食,汤鲜味美,百里名盛。”于是,刘璋命令手下将这名主妇叫上山来做了这道奇妙的菜。还没上桌,刘备及众将就闻到一股香辣的味道。一会儿工夫就吃了个精光。吃完饭,刘备顿时来了精神,手下众将一个个也都神采奕奕。再看上下,水肥稻丰、牧笛声声。刘备禁不住抚掌感慨:“富哉,今日之乐乎,美味也!”后来,四川民间争相仿制。在绵阳,在大街小巷,街道两旁米粉店都是清香扑鼻。
米粉由于快捷(“冒”一碗也就十几秒钟)、价廉(六块就让你撑个饱)、耐饿(一碗五元钱的米粉下肚,就可管你半天不饿),所以成为绵阳人普遍的早餐主食。
绵阳米粉分清汤和红汤,清汤主要有鸡汤、三鲜、笋子、豌豆等,红汤主要为牛肉和肥肠。味道上各有千秋,开元米粉红汤一辣酱熬制,汤红而不辣;胖米粉从汤料上看并非很辣,但吃一口管叫你麻辣得喊娘;拱桥的光富红汤米粉就温柔得多,所以怕辣又想吃点辣的人就愿意光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