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漫步在午极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的街道、崭新的健身器材随处可见,善行义举“四德”榜、赡养榜、家庭赡养协议书、孝德故事文艺演出等乡村文明新风处处扑面,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景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午极镇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搞活特色文化、强化文明新风建设,积极推动乡村文明行动进村入户,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为广大群众构筑了幸福家园。
一、乡村环境“靓”起来
“原来大街上一共才35个垃圾桶,现在又增设了37个,目前村里共安放72个垃圾桶,垃圾桶遍布大街小巷,大伙就近倒垃圾更方便了。保洁员也增加了1倍,村里的垃圾都能及时清运,环境是越来越好了!”9月12日,聊到村里环境卫生的变化,午极镇小寨村村民段福新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午极镇在满足市里要求的基础上,又新上垃圾桶260个,新增保洁员30多名,目前保洁员总人数达到70人,同时加强了对垃圾车、村两委、保洁员的考核。保洁员信息、工作时间、职责范围等被制成“公示栏”,贴在村里最显眼的位置,每天接受群众监督。“现在,保洁员积极性都明显提高了,下一步将加大垃圾清理的范围和频率,路边、村头、河道将是重点整治的地方,争取通过整治,使午极镇的农村环境更加整洁干净。”该镇副镇长姜明涛向记者介绍说。
与此同时,午极镇还成立了环卫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组建环卫管理、保洁、清运三支队伍,明确专人专责。每30人设置1个垃圾桶,每辆垃圾车配备2名垃圾清理员,村里每300人配备一名环境卫生保洁员,每村设立1名环境卫生管理员,由村支书担任,确保不放过犄角旮旯,不留一处垃圾死角。
二、特色文化“活”起来
中庄村是午极镇社区建设的中心村,也是我市201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村。结合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午极镇根据这个村自身发展地瓜芽产业历史悠久的特色,打造了以地瓜芽、苹果、蓝莓、金银花、核桃、蓖麻、大姜、花生等产业带动村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文化墙一条街,手绘墙的一角都配有该种作物的习性、特点等生活小常识,老百姓无需翻阅资料就可轻松知道一些生活小常识。
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午极镇广泛开展“两街”建设活动,每个村都选取2条主要街道作为乡村文明示范街和新生活示范街,在高标准进行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的同时,对道路两边的墙体进行美化,绘制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村规民约和孝德故事等,让一面面墙壁变成一道道“会说话”的文明墙。目前,该镇已绘制以乡村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永久性标语及手绘墙60余处,书写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文明新风等标语30余条。
在文化惠民方面,午极镇还不断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镇中心文化站和农家书屋,通过经常性地开展群众文艺活动,丰富广大村民的文化生活。自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石字岘、车道、马家夼等舞蹈队近10支,他们在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中,发挥着极大的宣传带动作用,让淳朴的村风更加文明、村民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三、文明新风“树”起来
在宋家庄村村委大院的村务公开栏内,记者看到了村里与老人子女签订的《家庭赡养协议》,里面明确规定了赡养费金额、衣食住行、卫生保健、亲情关护等内容,几乎包括了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
今年,午极镇把“四德榜”、赡养榜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现场部署,全镇所有村全部按照省级标准建立“四德榜”和赡养榜。建榜过程中,按照统一制定的“四德榜”样板,各村结合实际设计本村“四德榜”的内容和形式。为确保让最优秀的典型上榜,各村采取设立好人好事征集箱、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走访调查、党员群众代表集中投票等方式,广泛挖掘善行义举;制作赡养榜过程中,该镇根据经济状况和农民收入水平,制定统一的赡养标准,即好、中、差三个档次,每个档次分别不低于每年800元、600元、400元,供各村参考,各村召开村民议事会进行讨论,研究确定本村养老金数额。
除此之外,午极镇还积极建设好、利用好“道德讲堂”、“新生活讲堂”,注重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邀请乡亲们公认的本村孝星和诚实人,围绕“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未成年教育”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保证了“道德讲堂”讲出道德、讲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