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小箐

家乡区县: 贵州省修文县

小箐乡位于省城贵阳、修文县城西北部、距贵阳59公里,修文16公里(贵毕公路),东经106о29′至106о32′,北纬26о54′至26о32′,东北靠息烽县猫场乡,东南接龙场镇花桥村和久长镇栋青村,西连洒坪乡小坝村和六广镇四寨村,北邻六广镇金山村,是我省西部省市、市往返贵阳的主要通道。全乡总面积104.57平方公里,辖17个村行政村(含小箐村、大坝村、杉林村、大兴村、凤凰村、郭田村、崇恩村、尖山村、龙塘村、万兴村、大林村、新场村、小坝村、全新村、紫江村、青中村和宝山村),1个居委会,144个村民组,21600人,其中农业人口20940人;有耕地面积22575亩,林地面积2564.6公顷,灌木林面积657.8公顷。小箐乡溶低山地貌,东部地势较高,一般海拨1180米至1300米,最高峰王家大坡海拨1476米。
小箐乡因附近的旧小箐而得名。乡境元代属六广等处蛮夷长官司,明初属水西于的折溪地,明崇祯时建敷勇卫属濯灵守御千户所。清代属信顺里二甲。民国4年属中北区一保,21年属第二区小箐镇,24年第一区小箐联保,31年属小箐乡。解放后属隶石安区,1950年11月建立小箐乡,隶属第三区,1952年4在小箐建第四区,小箐乡隶之。1956年6月小箐区撤销,改隶久长区。1958年12月改建为小箐乡人民公社小箐管理区,隶属五星公社,1961年撤消管理区后建小箐公社,改属小箐区。1962年4月,改属六广区。1963年3月,恢复小箐区,小箐隶之(以上据县志)。1984年4月改建小箐乡。1992年建并撤前提下,将原马场乡、崇恩乡划归小箐乡管辖。
小箐乡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度,最热月(7月)均温25度,极端最高气温36度,最冷月(一月)均温4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1度。
小箐乡是全县的4个省级贫困乡之一,有1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9850人。
小箐乡聚居汉、苗、彝三种民族21600人,其中:汉族18690人,另两种民族共2910人。
目前小箐乡共有经济正围绕林、果、菜、畜牧等支柱产业,建设农业基地。现在已建成“郭田酥李”基地4000亩,猕猴桃基地2000亩,金秋梨基地1500亩。现在已在大坝村建成大坝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在崇恩村建成崇恩无公害肉牛、肉鸡养殖基地。小箐乡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银杏;二级保护树榉木;省级保护树种春檀、领春木;珍贵树种樟树、紫楠、三尖杉、铁坚杉等;全乡有林地面积2584.6公顷,覆盖率24.88%,灌木林面积657.8公顷,覆被率6.33%,阔叶林树种有23科48种,主要有桦木、杨树、青杠等。有经济林树种12种,为猕猴桃、板栗、梨、李、核桃、枇杷、杨梅、柑桔等。被省环保局确定为第二批省级生态建设示范乡镇。
小箐乡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岩鹰山水库、两蓬岩峡谷和夏家沟生态旅游区是小箐乡“十五”期间旅游开发的重点,岩鹰山水库位于万兴村西南脚,距修文县城16.5公里,距小箐乡政府9公里,岩鹰山水库含土坝及石坝,水域宽阔,水质清纯,四周山峰兀立,林木幽深,景色宜人,储水量居全县水库之首达1755万方,灌溉全乡农田6000亩。两蓬岩峡谷位于小箐村境内,其崇山峻岭,清泉斗蛇行,林木葱郁,谷内有大、小瀑布2个,有大黑潭等10,有各种名贵中药材130多种,是休闲旅游去处。夏家沟位于小箐乡龙塘村,共有汪、杨两姓人家11户,种有金秋梨、酥李等500余亩,近年来11户人家靠种植蔬菜走上致富路。目前小箐乡的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的状态。
2006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704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19元;财政总收入119.55万元。
近年来,小箐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了小箐农贸市场和小坝农贸市场。全乡公路建设网络已初步建成,修六路(小箐段)已完全硬化,小箐至小坝、万兴至栋青、小箐至郭田公路改造正在进行中,在近期可完成。

张钧婷(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