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陕西渭南,西安以东60公里处。位于渭河平原东部,因城市位于渭河南岸而得名。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接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渭南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县县通铁路,乡乡通公路。陇海、咸(阳)铜(川)、西(安)延(安)、西(安)韩(城)四条铁路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西安至潼关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与陇海铁路珠联璧合,成为连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交通大动脉。
华山
渭南也是一座旅游名城,以险闻名天下的西岳华山就位于渭南的华阴县,华阴还有修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京师仓遗址,其位于华阴矶峪乡西泉店村南。京师仓,又名华仓,是为首都长安贮存、转运粮食的国家大型粮仓。
鼓楼
渭南鼓楼在渭南老城内,今军分区门上。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所建,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华州大地震时毁坏,次年重建,清代维修过。解放后,又经整修,鼓楼内陈列着渭南出土文物。鼓楼系城门重楼式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顶。下层宽5丈,进深3丈,周围有庭柱。东西6柱,南北5柱,各有八角窗2个,上层为3间楼阁,砖台下南北向有门洞长5丈,上额“渭南县”,两则刻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门洞背面上额刻有“具瞻”二字。
秀龙山
离渭南城区10公里处有一座秀龙山,传说刘秀当年逃跑路过此地,山上有一处‘饮马槽’,就是当年刘秀,牵马饮水的地方。
金陡关
渭南第一关,在潼关城东约1500米处。北临黄河天险,南依牛头山源,用砖砌筑高墙,是古潼关门户。门外横额书“第一关”,里额书“金陡关”,字迹丰满圆润,苍劲有力,均为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手笔。关隘当险而立,高原夹道,仅容单车,行走五里,视力所及,一线青天。入关经第一寨,始见潼关东门。唐代诗人杜甫有“丈人视要处,窄路容单车,艰难奋长戢,万古用一夫”的诗句,以赞其险。
明潼关长城遗址,位于黄、渭河交汇处南岸,今县城10公里。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建关,宋、金、元各朝设防,明、清扩建、重修。城周长约5500米,城墙高16米,宽7米,建有东西南北城楼和南北水关。民国二十六年~三十四年(公元1937年~19I5年)遭日本侵略军炮击,空袭和国民党驻军拆毁,着火,破坏严重。1959年三门峡水库拦洪,县城搬迁,城垣、建筑物拆毁殆尽,城址尚存。
处女泉
渭南合阳处女泉,处女泉风景区地处合阳县洽川镇,属于黄河滩涂湿地,是全国最大型的芦苇荡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湿地型旅游景区,占地15万亩,被人称为“天下第一荡”。“处女泉”又名“东鲤瀵”,也是洽川七眼瀵泉之一。瀵泉,堪称“华夏一绝”,全国独有,这个“瀵”字,在词典中可查出,专指洽川这七眼瀵泉,处女泉是一个泉群,大小泉眼无数。水温长年保持在31℃左右且富含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锶、铜、硒。水冲力极大,人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绸拂身,被誉为沙浪浴。泉边设有游乐场、风情屋等,可以充分感受到黄河滩的野趣。
而处女泉又可称为七眼瀵泉之中的佼佼者,长年保持水温29℃-31℃,含有丰富的锶、铜、硒,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水清透彻,泉眼遍布泉中,出水量大,可谓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绸拂身,被誉为“沙浪浴”,特别是到了冬季,处女泉雾气浮空,绵延十里不绝,别有一番情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曾几次在处女泉中沐浴,高兴之余赋诗一首“万亩芦苇风掀起,处女泉里水凝脂,华清只供帝王去,哪及群民乐游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