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
1、煤炭:旬邑工业经济主要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旬邑县煤炭资源丰富,分布面积903.0451平方公里,共有资源量275819.89万吨。其中已探明地质储量219819.89万吨;地下煤层埋藏较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易于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全县共有煤炭企业12家,5个留守处。其中,生产煤矿10家,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98万吨,2010年,全县生产原煤700万吨,实现产值28亿元。
2、园区:已建成太村产业园、旬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土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3大产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11家。太村产业园区,投资1.53亿元,建成园区创业大道、科技一路、彬旬路、旬郑路,开工建设了科技大道东段、科技二路东段和园区配水厂,铺设了通信电缆,优化了园区发展环境。现已有大秦生态农业公司、卡斯巴瑞啤酒酿制公司、新矿机械设备公司、中盛源果蔬冻干公司、天鑫有机复合肥厂、蓝海果业、北山果业、佰群果业和延长石油等9家企业入驻发展。土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对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道路3公里,铺设供水管道4000米、污水管道6000米,架设高低压电路3000米。现已有陕西旬邑通达果汁厂、旬邑乳品厂、水氏乳品厂等企业入驻建设。
农业发展
旬邑是山区农业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主要以山地、塬面为主,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果、畜、菜、烟等特色产业优势突出。
苹果生产上,先后荣获中国苹果之乡、中国优质苹果重点县、中国苹果20强县、国家无公害示范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国家原产品地域保护区等称号。现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人均达到2亩果。2011年共完成果树大改形14.2万亩、强拉技17.1万亩、巧施肥35.5万亩、无公害35.8万亩;苹果套袋32亿只,果实套袋率96.7%,优质果袋使用率达到90%以上。同时,鼓励支持蓝海、川兴、绿野等果业龙头企业,积极与国内外市场对接,拓展营销空间,提高市场份额,实现出口创汇,苹果已成为促进旬邑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支柱产业。
畜牧生产上,2009年,旬邑县被省农业厅列为百万头生猪建设示范县,省财政每年投资3000万元,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存栏50万头、出栏100万头的生猪大县。现全县共建成600头商品代种猪场35个、百头育肥场2575个,生猪存栏35万头、出栏26.2万头;奶牛存栏2600头、羊存栏15.3万只。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5%。
大棚蔬菜生产上,全县共建成日光温室大棚1780座,亩均收入万元以上,是目前比较效益最高、农民增收最快的农业新兴产业。种植品种主要有黄瓜、西红柿、辣椒、圣女果、礼品西瓜、西甜瓜、芹菜、茄子等。
烤烟生产上,旬邑是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区、陕西省烤烟生产基地县、陕西省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县、陕西省烤烟种植四强县之一,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主要分布于底庙、湫坡头、职田、马栏、太村等5个镇。2010年,全县种植烤烟1.44万亩,收购烟叶4.48万担,实现总产值2737.6万元,为地方财政提供税金602.2万元。粮食生产上,旬邑县耕地主要分布在塬面和坡咀,山地次之。粮食主要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2011年,全县夏粮总产2.7218万吨。其中,收获小麦面积10万亩,亩产271公斤,较上年增产9.2%;全县种植玉米19.85万亩,其中地膜玉米19.1万亩,预计总产可达13.7万吨。2010年,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组,对旬邑县职田镇青村和照庄村等20个行政村、1.042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进行验收,平均亩产达到868.1公斤,创造了陕西省旱塬地区万亩连片春玉米800公斤/亩以上的高产纪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旬邑县共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龙头企业生产基地20万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20个,会员人数23689人,辐射带动农户34691户,为农户增加收入4127万元,年出售农副产品2.83亿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