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园社区位于坑口街道中部偏北,东连迪村社区,南靠鼎盛路与万福社区相邻,西至后沥涌民乐桥,北与北岭山林场相接。321国道在社区东南方经过,三茂铁路从社区中间贯通。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位于鼎盛路旁,东距坑口街道办事处1公里。社区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蕉园、红岭、鸡梯、葫芦园4个自然村。2011年末有居民680户,户籍人口2249人。
20世纪80年代前,蕉园社区为传统粮产区,以种植水稻为主。80年代末,特别是鼎湖区成立后,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农田被征用于城市建设。2011年,水稻面积270亩,鱼塘面积50亩,其他种植面积450亩;经济作物以粉葛著名,还种植柑橘等水果。辖区内有饮用水厂、米粉厂、厨具厂等多家企业。是年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总收入20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80万元、其他收入120万元;人均纯收入5400元;人均分配500元。
蕉园自然村有梁、谢、郭、徐、赖姓;红岭有温、杨、袁、邹、李、蔡、邬、陈、余、杜、潘、朱、吕姓;鸡梯有林、张、温、刘、梁、杨、吴、欧、曾、邹、钟、米、廖姓;葫芦园有梁、李姓。
蕉园自然村梁姓始迁祖梁宗道,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端州明直里迁居距今村庄东北方约1公里的“龙石里”,后于明末迁至上迪村,因村子周围种上蕉树而改称“大蕉园村”。村内现存古建筑众多,其中以有540多年历史的梁氏宗祠为代表。明代崇祯年间,蕉园梁姓第九代梁少川捐赠位于鼎湖山的上虎窝地方用以兴建庆云寺,梁少川被庆云寺认作鼎湖山山主,因而梁氏宗祠又名“山主故居”。该宗祠始建于明代成化六年(1470年),占地660多平方米,历代多次修建,2008年“山主故居”被列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时建的私塾龙溪书院至今尚存。此外,还有8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屋、商铺和6座巷道古牌楼。位于村后古树和翠竹间,建有供奉道教“仙人”苏真人的苏真人祠。有建于明洪武年间的龙井,泉水从不枯竭,名为“不竭泉”,2010年该井被列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蕉园自然村明代永乐年间有举人梁轸、梁埠,分别任福建道监察御史、通州知州。清乾隆年间有举人梁栖鳣,任南海教瑜。此外,入仕为官的还有康熙年间任增城教谕的梁凤来、任兰谷知县的梁文永等。蕉园自然村自古是儒教、佛教、道教并存之地。
蕉园自然村绿树环绕,有国家一、二、三级古树50多棵,有100年至620年树龄的达60多颗,品种有榕树、白银香、五味子、木棉、朴树等,其中苏真人手植的五月茶树有550多年树龄。每年农历四月二十日,为蕉园村传统节日苏真人诞,是日村民各家各户供奉苏真人,宴请来自四方的亲戚朋友欢聚一堂,节日气氛非常热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