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应荷藕节:在荷藕之乡的扬州宝应,8月8日是荷藕节。“中国荷藕之乡”宝应钟灵毓秀、人文荟萃。 早在远古时代;宝应就留下了人类祖先活动的足迹。据学者考证,宝应是五帝之一尧的故乡。秦代宝应建县名称东阳,隋代改称安宜。唐代上元三年,境内获“八宝”献于皇帝,唐肃宗视为定国之宝’,遂改年号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改安宜县名为宝应。宝应由此成为中国惟一以帝王年号定名的“望县”。
中国荷藕之乡“中国荷藕之乡”宝应钟灵毓秀、人文荟萃。 早在远古时代;宝应就留下了人类祖先活动的足迹。据学者考证,宝应是五帝之一尧的故乡。秦代宝应建县名称东阳,隋代改称安宜。唐代上元三年,境内获“八宝”献于皇帝,唐肃宗视为定国之宝’,遂改年号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改安宜县名为宝应。宝应由此成为中国惟一以帝王年号定名的“望县”。
宝应曾经诞生了“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大画家陶成、经学大师刘宝楠、京剧鼻祖高朗亭等一大批才俊人杰。同样宝应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如八宝亭、纵棹园、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九里一千墩汉墓群、宝应湖风光、荷园、白鹿岛生态旅游区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宝应把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战略大事夹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在1999年,经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宝应成为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之一。如今,宝应运西是扬州惟一的自然保护区,被人们誉为龟鳖鱼蟹的乐园、飞禽走兽的家园、旅游观光的公园。宝应是全国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2000年,朱镕基总理视察江苏途经宝应时,三次表扬了宝应的绿化工作。
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宝应成为一个天然的聚宝盆。经过.20年的奋斗,宝应已逐步形成了种植、加工、外销的荷藕产业化链条,夺得了荷藕种植面积、荷藕产量、荷藕出口量三项全国第一,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为抓好荷藕的深度加工,以荷仙、得宝、蓝宝石、五琼浆等企业为龙头的荷藕加工企业群,已经形成保鲜藕、速冻藕、藕汁饮料等8大系列50多个品种,年加工藕制品4万多吨。以荷仙、水泗为核心的荷藕批发市场,年成交量15万吨以上,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使宝应成为全国最大的荷藕集散地。全县的水产养殖面积达40万亩,池塘混养、围网养殖、稻藕田套养等多种模式,使水产养殖效益不断提高,水产品总量超过,10万吨,其中龟、鳖、蟹等特水产量达2.5万吨,位居江苏省前列。目前,荷仙牌藕制品系列、水神牌甲鱼、柳堡牌鸭制品、倾心牌莲藕汁和放心牌大米等5个品牌被国家授予绿色食品称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