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英雄:谢道源

家乡区县: 肇庆市德庆县

谢道源(1908~1982),男,德庆县德城镇人,自幼好学。1930年夏念完高中后即到澳门天主教会主办的圣约瑟神学院读书,期间,开始秘密接触马列主义书刊,向往革命。1935年秋,因阅读进步书刊而被学校开除。后入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的春睡画院学画,一年后返西江从事教育工作。1940年10月在罗定泗沦的金陵中学任教时,由徐儒华介绍、李文麟(李超)批准,参加中国共产党。1944年1月,谢受党的派遣,返德庆担任樵云中学校长。利用校长职权,安排徐儒华、梁彤辉、李育才等几个党员来校任教,使该校成为共产党的据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国内革命斗争的险恶形势,谢建议把党组织的特委联络站设在任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的谢的岳丈家中,减少政府特工人员的怀疑,确保了安全接待西江特委领导同志的顺利进行。1946年,在党的指派下,他被选为县参议会参议员,并打入地方豪绅势力严博球派内部,从中了解情况,收集顽固派的军事情报。1948年2月28日,德庆武装起义后,国民党政府对革命根据地实行大围剿。谢不顾危险,把联络站设在家中,自己担任情报员,及时将情报传送到三河根据地。1948年12月7日,他得知县长华文治组织640多人团队,计划于21日扫荡根据地的消息后,及时将情报转知绥贺支队总部。粉碎了华文治的扫荡阴谋。1949年夏,国民党政府陆军186师和地方民团拟订了几次围剿计划,谢及时将情报送出去,从而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他们的围剿。
解放后,谢先后任县文教科科长、法院副院长。1953年,因极左路线,被遣送回家。1982年5月,谢的错案得到平反。同年8月,谢因病去世。

小丸子(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