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系列——粿条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阳区

粿条是福建闽南,台湾省,广东潮汕等闽南语系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粿条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另外闽南、潮汕、台湾地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所以潮汕话的所谓粿,实际就是别处所称的糕,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而用米粉调成浆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叫做“粿条”,台湾也有称为“粿仔”或“粿仔条”。而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都可见到粿条,甚至成为当地的小吃,这是由于当时大量潮汕移民而把粿条带出去的。

在潮汕或海外的潮籍食物馆中,粿条多以炒和“泡”出现于席上。普通炒粿条是先将油锅烧热,放入粿条猛火炒之,再放入肉丝、虾仁等配料同炒上盘的。但也有把粿条垫底,再加上配料与汤的。沙茶炒粿条则是在配料上再加沙茶酱。炒粿的功夫全在油(朥)以及火候。油(朥)足、火候够,则香浓可口。
潮式粿品中还有一种蒸成半寸厚,切成三角形的“炒粿”,把它炒熟后,加上甜酱油,花生末等配料即成美味的小食。在汕头,炒粿最有名的是永和街口一摊,由于炒得可口,所以每天总是供不应求。到汕头的人,也总要到那里一试。汕头小食有“三绝”,就是:老妈宫(升平路头)粽球,西天巷蚝烙,永和街口炒粿。
鱼丸粿,即是广府人叫做“鱼蛋汤河粉”的,把粿条放进滚汤的鱼丸汤中泡了一会捞起,加上葱花、猪油、肉片、脯、鱼丸及汤汁即成。香港大牌档的“鱼蛋粉”(即潮州的泡粿条),就是这类吃法,但真正出自道地潮式做法的则很少,所以食起来味道当然要打折扣了。
制作过程编辑
原料
粿米和水。
制作方法
1、先将粿米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
2、等到粿米膨胀变软之后便可以那去磨浆机磨成浆;
3、磨成浆后根据米浆的浓度决定要不要加水,然后放到特制的蒸笼抽屉里面蒸熟即可,一般火比较大的时候,3分钟左右即可。

http://www.wm23.cn/zhengyanjun
http://www.wutongzi.com/uc/72427852.html

 

郑燕君(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