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氏故里长葛市西北隅有座小山,因满山盛开紫荆花和野葛藤花而得名紫荆山。由于该山在陉山之西,俗称西山;又因其圆顶,南有首,北有尾,形似龟背,且山顶布满红中透黄的石头,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所以又称金龟山。紫荆山下是传说中远古帝王葛天氏的出生地,紫荆山东边大沟内的悬崖上有葛母洞,这里又是葛天氏与其母的安葬之地,民间也叫葛天氏陵。 相传在远古时代这里生存着葛天氏氏族,葛天氏出生后就在山下山上玩耍,葛天氏长大成人后,帅其族人在葛河两岸向下游活动,在其不远的南边他们找到了一片天然的温泉水,就先在此地建了一个住宅区,供族人们洗澡与戏水,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水磨河西边的幸福湖(原叫暖泉湖)。
葛天氏部落是一个勤劳、勇敢和喜歌善舞的部落,就在距小山不远的东北方向有一条南北向的大沟,沟内风光奇旎秀丽,沟的北边有一硕大的紫红色的石头平台,其形状似一大鼓,人在上边踏足而舞,石头就发出象擂鼓一样的声响,人们称奇就叫擂鼓石,其沟也就叫擂鼓石沟,这里就成为葛天氏及其族人娱乐的场所,葛天氏及其族人们手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歌舞高潮之时,“千人唱,万人和,山岭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这条沟就在榆林村的北边陉山脚下。
随着葛天氏部落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葛天氏部落继续向下游发展,石固镇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石固遗址就是他们从山岗走向平原的新的栖息之地,在这里葛天氏带领族人大力发展农牧业,建房舍,并将出生地的葛藤采来,沤成纤维状,织成葛布;他们还建起制陶业以供族人使用和对外交换。葛天氏在石固地区建立起了和谐的部落,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从这里走向了中原,走向了全国。
后来葛天氏老了,在他弥留之际,告诉其族人,在自己去世之后,要将自己葬于其母身边,以尽自己的孝心,永远伺候母亲。葛天氏去世后,其族人尊其嘱托,也将他葬在紫荆山之颠葛天氏之母的墓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