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东海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人龙~”,长大后的我一直和身边的朋友这样介绍家乡的特色文化。我是土生土长的东海岛女生,每当别人说起中国第一长滩龙海天的时候,我第一个想起的是每年中秋在沙滩上表演的“人龙舞”。下面让我详细和大家解说一番吧,看完你一定会心痒痒想去观赏的~
“人龙舞”起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一种大型的广场艺术,是湛江市郊东海岛一带流行的民间舞蹈。
过去每逢农历中秋,或年晚丰收时节,当地人都要在街道或广场上表演“人龙舞”,每次表演都要持续三个晚上。
“人龙舞”是我国龙舞的一种,但它全部由人组成,龙首、龙身、龙尾都用人体接架组合。龙头由一个身高力大的青年身负三个小孩,分别代表龙舌、龙眼、龙角;龙身由大人支撑着仰卧的孩童,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龙尾也是大人肩扛着一个小孩,双脚叉开,以示龙尾。 表演者头扎黄、红两色头巾,身穿短胯龙衣,臂、腿都扎着绑带,显得坚实有力。
“龙头”由身强力壮的后生担当,选一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用红绸带绑在龙头胸前,将点燃的香让小男孩口咬一支为“龙舌”,两手各执一支香为“龙眼”。
另一小男孩骑在龙头肩上,双手执扎香为 “龙角”,“龙尾”则由龙脚倒背一轻巧,腰力较好的小男孩,双手合拢一把香挥舞出龙尾状,引龙者用点燃的香插在斗笠上为“龙珠”,这样就形成了沈塘的“人龙舞”的前身,它不化装,不着盛装,长短由人,以民为乐。
这种“人龙舞”一般长十来米,由五、六十人组成,也有长数十米,由百余人甚至数百人组成的。耍舞时轻便灵活,动作粗犷而又威武逼真,犹如生龙活现,时而左盘右旋,时而腾舞戏珠,时而摆尾摇头,操作自如。
人龙舞是由人穿着特别的服装,组成巨龙的形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每逢中秋佳节,当地百姓就会自发的组织人龙舞,配合着锣、钱、鼓等敲击乐器的节奏,人们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深刻体现了龙的威猛与大气,规模宏大、精彩异常。
近年来,表演“人龙舞”的艺人还对“人龙舞”的结构、舞步、舞姿、乐曲、节奏进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臻完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被誉为“东海一绝”。
因为“人龙舞”的表演需要人数较多,而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吃苦去学习表演,我很担心这项民间艺术会慢慢失传,不过,“人龙舞”已经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遗余力,所以,应该会有外地的仰慕者前往拜师学习吧~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Crystal_Cha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