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有了文学的浸润必将诗意盎然,勤劳的人民徜徉艺术的空间更加幸福快乐。近年来,乌审旗坚持以建设民族文化强旗为目标,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动文艺创作出精品、惠民生,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文学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盈枝。
文学创作精品迭出
乌审旗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文学艺术事业薪火传承,先后被确立为中国苏力德文化、敖包文化、鄂尔多斯歌舞文化之乡,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基地,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培训基地,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特别是2004年乌审旗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旗以来,文学艺术事业更加空前繁荣,取得突破性发展。累计获市级奖650人次,自治区奖励345人次,获国家级奖励61人次,国际各文学艺术协会奖励23人次。
传承萨冈彻辰、贺希格巴图遗风,乌审旗业余作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自发写书出书蔚然成风。目前,全旗出版著作的业余作家已达300多名,累计出版小说、诗歌、剧本等各类文学书籍达1000多部。2006年上次文代会至今,已出版书籍200多部。仅2013年以来,由乌审旗文联和作家协会组织出版的书籍就有《贺希格巴图》、《乌审旗蒙古族作家系列丛书》、《鄂尔多斯放歌》、《心灵的歌声》等50多部,由作家协会自行出版发行的达100多部。
国家一级作家莫·哈斯苏都个人出书就达27本,其作品《童年的诗》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和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特·呼木吉勒图、策·阿拉斯等人的作品获得了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奖和蒙古文学“孛尔只斤”奖。2012年,肖亦农《毛乌素绿色传奇》、乌审旗乌兰牧骑戏剧《草原不落的歌》、朝格的歌曲《愿草原多一点绿色》、阿云嘎《席尼喇嘛》、哈斯朝格图《小叶鼠李》、乌云毕力格《系哈达的拴马桩》等来自乌审旗的5部作品同时荣登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榜首,其中,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进而斩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获得鲁迅文学奖。乌云毕力格诗歌作品《草原静悄悄》被入选为第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草原诗画》诗歌晚会节目。2013年,巴·吉日木图的作品获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奖,那仁巴图剧本《梦故里》获乌兰巴托国际蒙古族青年电影节“最佳剧本奖”。乌审旗文联作家协会自办刊物《敖伦呼热胡》(蒙文版)和《乌审文艺》(汉文版),发行范围扩大到全区,成为广大文艺爱好者创造交流的文学园地。为满足广大读者阅读需求,今年两本刊物将由原来的半年刊增为季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