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宴--东明

家乡区县: 山东省东明县

 

刘晏﹙约716~780年﹚ 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他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授太子正字。据《东明县志》记载,他十岁那年,“一日玄宗御驾勤政楼,大张鼓乐百伎,罗列教坊,有王大娘者,能戴百尺竿,竿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歌舞”。这时他被唐玄宗诏于楼中,“使贵妃施粉黛如巾栉”,打扮停当,玄宗目视他发问,“正字,正得几字?”刘晏答道:“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此话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朋”字的字形结构特点,还寓意深刻地指出了朋党相互勾结的时弊,真不愧是有风趣的字谏。接着贵妃又让他针对勤政楼下百戏争新和王大娘头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诗。他应声吟道:“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和嫔妃等人的一片赞颂。为此,唐玄宗赏赐了他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晏少年时才华横溢,名噪当时。宋代王应麟在他的《三字经》里写道:“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把他树为青年才俊学习的榜样。

他在肃宗时代历任彭原太守,徙陇、华二州刺史,迁河南尹,晋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度支铸钱、盐铁等使,为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统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762年,他任京兆尹、户部侍郎领度支转运使,分管财政,当时唐朝经济十分萧条,他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发展生产,开源节流,使财政状况逐步好转。763年他被提升为吏部尚书、门下平章事,兼任转运使。他在任期间,办成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改革漕运。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任命他接办漕运。他上任后,首先组织人力疏浚河道,打造了两千艘坚固的漕船,训练军士运粮,军官负责押运,用政府的盐利雇用船夫。将全程分成四个运输段,使江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黄河,河船不入渭水。为此又在扬州、汴口、河阴、渭口等河道的交界处设仓贮粮,以备转运。这样比过去用江南民工直运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耗,降低了运费,免除了南方人民一项旷日持久而又十分艰辛的劳役。江淮的粮食因此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安。

  第二件事是改革盐政。他首先整顿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调整了食盐专卖制度,规定盐官统一收购亭户﹙专门生产盐的民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国家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政府收取的盐利,原来每年只有六十万缗,到大历末年增至六百多万缗,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

第三件事是推行“常平法”,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经济情报网。他在诸道置设巡院官,收集本道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每旬、每月都申报转运使司。他召募善走的人,将各地物价迅速申报。他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经济和市场动态,并根据这些情报,调剂有无,平抑物价,扶持生产,积极救灾。他用“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的办法,防止了谷贱伤农、水旱民散。同时又多购谷物菽粟运往歉收地区,贱价出售,换取农民的土产杂物转卖丰处,这样既救了灾,又不损国用,还刺激了生产。他在实践中总结了这样一条经验:“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纺织,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他认为“善治病者,不使之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给。”他救灾为了做到“应民之急 ”,还在其所辖各州县储粮三百万石,以作备荒之用。他大胆改革了过去只管收取金钱,不管人民死活的税收政策,实行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任人唯贤。认为:“士陷赃贿弃于时,名重于利,故士多清修;吏虽洁廉,终无荣显,利重于名,故吏多贪污”。他选用了几百名各种专才和实干家,分布各部门及各州县把关。史称“积数百人,皆新进锐敏,尽当时之选,趣督倚办,故能成功。”由于他培养选拔了一大批理财专家,所以,他指挥的庞大理财系统,如臂使指,运动自如。直到他遇害之后,掌管财赋有声望者,大多是他选拔出来的人。

  他廉洁奉公,提倡名节。史书说:“安史之乱,天下户口十亡八九,所在宿重兵,其费不资,皆倚办于晏,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他为挽国家之倾危,解人民于倒悬,身体力行,呕心沥血,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他上朝时骑在马上,心里还在筹算账目,退朝后在官署批阅文卷,常常是秉烛夜分。他饮食简素,室无婢,死时只留下两车书籍和几斗米麦。在官吏贪暴的封建社会,一个理财大臣,两袖清风,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由于他的理财方针、措施、办法适应唐王朝经济的经济情况和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使唐王朝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也得以养息。他初受命为转运使时,全国才二百万户,国家财政收入只有四百万缗。779年,户口增加到三百万户,财政收入达一千三百万缗﹙其中盐利过半﹚,而国家并没有增加农民的税收,他真正做到了“敛不及民而用度足”。人们经常把他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但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功高犯忌,廉洁遭妒。779年,唐德宗即位,任用奸相元载的余党杨炎为宰相。杨炎发现唐代宗杀元载,刘晏曾参与密议,便于780年进谗言,将刘晏贬出京师,并使唐德宗下诏杀死了刘晏。“刘晏无罪被杀,大家都为他呼冤。”后唐德宗迫于形势,杀死了杨炎,刘晏得到了历史公断,人民刻石立传。《旧唐书》、《新唐书》均有记载。

静守这份情(2014-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