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舍友多年的不杀之恩

家乡区县: 广元市利州区

“感谢舍友不杀之恩”一度成为话题,也曾经有人批评,舆论不该调侃“舍友不杀之恩”,但是这起事件之后这句话就不是什么调侃了,或许该成为舍友之间一句真诚告白。报道说:“室友对室友痛下杀手”的案子中,捅刀者阿力和被捅刀者小强并没有任何实质矛盾,仅仅在学校发生过几次口角而已。目前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小强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大学时育人之所,宿舍有时那些来自天南海北学子的起身之地,大伙凑到一起就是一种缘分,然而今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大学宿舍。却成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搏命地,这听起来多少叫人毛骨悚然,人们常说同窗的友情是最纯洁的,但现在真的很少忍着看了,因为选择在“室友熟睡”之际才痛下杀手,且一捅就是十几刀,足以看出其视同窗情谊为草芥。
在过去无数触目惊心的校园命案中,已经让人不寒而栗。而其中,我们不难发现作案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如果说,在初中高中那段“唯有读书高”的日子里,性格问题还很难为人所关注的话,那轻松惬意的大学校园则会无限放大性格孤僻者的种种问题,让他们感到孤立无援。而当这种负面情绪汇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毁灭性”爆发,这也就是为什么性格内向者反而容易酿下惨案的原因,这类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因而选择的方式都更为极端激进。
不久前武汉高校的一份调查结果就表明“仅四成大学生满意室友关系”恐怕这不仅仅是武汉大学的现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学生需要面对的头等难题。看来面对性格孤僻的同窗,多一点理解和包容,面对娇惯任性的自己,多一点克制和反省,是多么的重要!近一段时间泄愤型杀人、伤人事件在大学校园频发,已经引起舆论震惊和社会关注。有人已经把这类事件称作“中国式的校园恐怖主义”。
大学宿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令人窒息。从复旦大学投毒案之后人们就开始反思并认为,教育的本质,不仅在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智的健全、人格的丰满。中国教育为人垢病久矣,暴露出来种种问题,深刻地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视为简单的技能培训,切不能忽略人品而重于技能;培养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思想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舍本逐末。因为品德不全而技能超众的所谓人才,一旦误入歧途,高学历高智商的罪,更恶更毒,所以,干起坏事来危害性就越大。
事实上正是如此,虽然中国人受教育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这些受教育者们并没有去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是铁杆的利己主义者,千方百计地想在社会中占据一个相对自己有利的位置。一旦占据有利位置后,又会千方百计地维护这些既得利益。正因为如此,社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相反,越来越堕落了。近一段时间,从大学生“失联”、宿舍血案、给我们勾勒出一幅大学悲剧全景图,
虽然我们看到,相关部门一再呼吁:加强民生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政府也不断的表态,对校园安保“高度重视”。但依然尴尬不断,现在择校标准似乎不应再是教学质量,而是校园安保这个最基本要求。我们从人们的无奈、束手无策,似乎感受到社会信心的丧失。我们似乎连说“根本解决”都没了底气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大学生智商还没有提高,情商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关于这方的事件,笔者也不想说什么大话,只是希望同学之间还是讲句老话叫“互助友爱”而校方则在多花些心思,对那些“特别同学”进行“特别关照”心理干预打出提前量。因为一旦恶性事件发生在扼腕叹息都于事无补!

symic(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