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境内已发掘出古代的夔纹陶器、西周甬钟、春秋铜矛、东汉铜鼓等文物。明初,苏福(民间称为苏神童)所作《三十夜诗》脍炙人口。
1949年以前,惠来已有周田的中一枝香、海埕的正天香两两个潮剧团,还有皮影戏、木偶戏等。
新中国建立后至1957年,惠来正式成立玉正潮剧团,文化事业发展较快,但中间仍有落。
1987年惠来县投入教育奖金3599万元(包括财政拨款、华侨捐资、群众集资),新建扩建拆建校舍21.9万平方米,维修校舍3.68万平方米。据县教育部门统计,1987年底,全县有中学26所,其中完全中学9所,初级中学17所,在校学生2.68万人;职业中学2所,学生1689人,电视大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小学242所,学生7.4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幼儿园74所,入园幼儿1.16万人,各类学校总计346所。全县形成从幼儿到大学的教育体系。自恢复高考制度至1987年,全县考上大学院校1386人,中专学校991人,中师826人,技工学校204人。至1987年,惠来县有1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获国家奖1项,省级奖2项,市级奖16项。[7]
2012年惠来县投入8826万元,改进校舍72所,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招录中小学教师294名全县参加高考人数4683人,上本科线1748人,上线率37.3%居揭阳市各县第二位。[6]
科技发展
截止到1987年,惠来县农业科研部门培育的杂交水稻“矮优2号”等4个品种,推广种植面积24万亩,增值850元。国营县电器石研制的DJWJIO―1·2·3型高压电力计算箱,BJW-0.5型低压计量箱两项产品创值250万元。[7]
2012年惠来县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其中获省级立项科技项目4项、市级6项。新增授权专利108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