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酒文化

家乡区县: 浙江省越城区

      绍兴,作为酒乡,它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吴越时期,就留下过“一壶解遗三军醉”的千古美谈。自古以来无处不酿酒,无处没酒家,不论山区和平原,不论城镇与乡村,在旧时,无论官宦之家、缙绅达士,还是市井小民、贫困百姓,都与酒结缘,与酒为朋;尽管其主观愿望、规模大小有别,但都没有离开酒。

      酒成了绍兴人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必需之物。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酒俗与酒习。漫步绍兴街巷、常可闻酒香四溢,而一些临街临河曲尺柜台的小酒店,更是宾客满座,一杯在手,浅酌豪饮,这些场景,也许也只有绍兴才能看到。

      绍兴是著名酒乡,因此以酒为纳彩之礼,以酒为陪嫁之物,就成了绍兴男婚女嫁中的习俗。这里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就是“女儿红”。“女儿红”是女儿出世后就着手酿制的,贮藏在干燥的地窖中,或埋在泥土之下,也有打入夹墙之内的,直到女儿长大出嫁时,才挖出来请客或做陪嫁之用。此习俗后来又演化到生男孩时也酿酒,并在酒坛上涂以朱红,着意彩绘,并名之为“状元红”,意谓儿子具状元之材。

      在绍兴酒文化中,诗意盎然、情趣浓郁的酒联,也堪称为一朵奇葩。绍兴酒家店堂十分讲究酒联的撰拟和装潢,许多文人学士也喜欢为酒家书撰酒联。在绍兴市区,酒店密布,酒香阵阵,一副副妙趣横生的酒联为酒客引豪助兴。

      名酒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一方民众的秉性。生活在酒香飘逸的古城,绍兴人的个性,早已与绍兴黄酒融为一体:外柔内刚,厚积薄发。在许多人眼中,绍兴酒是极富内涵的。绍兴酒入口温和,酒精度仅16度左右,须慢慢品尝才能品出其醇厚的滋味;但绍兴酒又是刚烈坚韧的,后劲十足,能壮胆添力,振奋精神,许多喝惯白酒的北方汉子由此常被其柔和的外表所迷惑。

      这种温柔与强劲的统一,精细与奋进的统一,正是绍兴人性格和气质的主要特点,也是绍兴酒影响于人的性格和气质的最集中表现。绍兴人的性格,温和不张扬,谦逊尚礼仪,绍兴历史上诸多文人雅士,如王羲之、张岱、陆游等,都可见证这种性情的印痕。不过,绍兴人背后刚烈的一面,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辛亥革命时期,教学兴国的蔡元培、横眉冷对的鲁迅、貂裘换酒的巾帼英雄秋瑾,都是令人称道的刚烈之士。

      黄酒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种,经过历代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养育和呵护,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密不可分,同时,黄酒又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礼仪、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习俗。

      绍兴黄酒,以其醇正的入味,深厚的文化内涵,至始至终对我产生着影响。

午夜小学徒(2014-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