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鼻洞。位于摆金大桥上游 1 公里处的半山腰上。此洞系短洞,两个洞口相穿,酷似一只猛虎的两个大鼻孔,灵敏地嗅闻前方的气味和动静。在洞里,可以俯视 1 公里外的摆金大坝全景,因此古人曾利用这个洞得天独厚的地势,垒砌石墙,作为避难防卫的观察哨所和前沿阵地。
朝阳洞。从双鼻洞沿河上行 1 公里便到朝阳洞。它位于摆朗河西岸高山的半山腰,离河面约 30 米。洞深约 10 公里,高约 10 米,宽约 20 米。洞口朝东,故名“朝阳洞”。洞口曾筑有石墙及圆拱门、石楼等;洞内第一厅空旷明朗,曾设有谷仓 10 座,洞中有水井和阴河。朝阳洞是这一峡谷区内溶洞中最深、最宽的一个。据说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因战乱,摆金一带的老百姓曾住在洞里达 3 年之久。如今深入洞内,既可体察古人避难的生活,又可欣赏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和石笋等奇观。
在朝阳洞上下左右还有新洞、上洞等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溶洞,洞口亦垒有砌石墙,留有枪眼,均为古人据险防卫的大本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