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武汉乡村网整理,作为武汉市最大的的农业区黄陂区,物产资源丰富。其主要的农作物:稻谷、小麦、大麦、豆类、薯类、棉花、油菜、花生、芝麻、甘蔗等。说到黄陂的农作物主要分为三大类:禽牧类、种植类和水产类。
禽牧类:禽牧类从生长的环境上考虑,又分为两大部分即家生和野生。家生类,传统农家养殖的主要有猪、牛、鸡、鹅、鸭等多以农户散养为主,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同时鸽、鹌鹑、羊,蜜蜂、观赏鸟、 鸵鸟等也有专业的养殖场和农业合作社饲养。另一类是野生类,黄陂北部主要以丘陵山区为主,多为大别山余脉,其间山珍野兽的野生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种类达70余种。常见的水族类如虾、蚌、螃蟹、甲虫、娃娃鱼、鲤鱼、鳝鱼等都比较多;爬行类:茶花蛇、乌梢蛇、蜈蚣、蜗牛等;兽类:狐、猪獾、野猪、松鼠等;禽类:雉鸡、乌鸦、云雀、猫头鹰、白鹭等;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黄嘴白鹭、猫头鹰两种,省级保护动物有娃娃鱼、中白鹭等10余种。有的是山珍野味有的是名贵药材,可味是一座野生的宝库!
植物类:黄陂北部以山区为主,南部以冲击平原为主,境内有树木1000余种,常见的265种。其中用材树种10余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泡桐、刺槐等;经济林树种20多种;野生中药材200多种;蔬菜瓜果80多种。珍贵树种有银杏、水杉及木兰花茶等。野生植物多,数百年的古树也比较普扁!
水产类:黄陂较常见的水产达40多种。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最为普遍,黄陂常养常吃的也是这四种鱼。引进了日本白鲫、非洲鲫鱼、革胡子鲶、团头鲂等。贝类有10多种,其中可用作养殖珍珠的优良母贝——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数量较多。武汉近年形成的龙虾大餐,黄陂也是主产区之一,主要集中在六指、甘棠一带,北部生态旅游区内街镇也有大量野生龙虾,再一下就是野生的鳝鱼和泥秋有一些野塘和水稻田也是比较见的,但是随着近几年,以上价格的飞长,捕食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原生态野生的量也在减少,变得稀罕了。此外,还有众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动植物,如鳖、龟、莲、藕、菱、茭白、芡实等。
主要土特产品:花生、棉花、红薯、土豆、黄豆、大米、糯米等,也有一些相对集中的地区大量的种植茶叶、板栗、芦笋、桔梗、柿子、桃李、荸荠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