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归来话观音(一)

家乡区县: 福建省安溪县

铁观音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无论是魏荫的“观音托梦说”,还是王仕让的“乾隆赐名说”,铁观音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浓郁的芬芳,从美丽的传说中一路走来,而最近十几年更是铁观音茶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铁观音茶香型口感变化最丰富的时期。因爱茶、做茶故,每年去一、两趟安溪购茶,深刻体会到了观音茶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年一个样、一年一个标准,年年都会出现新名词、新概念。“清香型、浓香型、韵香型;轻发酵、中发酵、重发酵;新观音、老观音;正炒、正味、真味、消青、拖补、拖酸、消正、消酸”等等,有时候搞得做茶人也未必都能讲清楚。时时向安溪当地茶农、茶专家请教学习,也便成了我每年去安溪收茶的另一项主要任务.
铁观音茶的基本采制工艺及分类
首先谈一下铁观音的基本采制工艺

铁观音春茶在3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采,秋茶在10月上旬开采,以寒露前后几天的茶最好,铁观音茶俗有“春水秋香”之说。鲜叶采摘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展开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两、三叶,最标准的是一枝三叶型,并做到不折断叶片、不碰碎叶尖、不带余叶和老梗。
铁观音茶初制工艺要经过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文火烘干十道工序,直至形成毛茶,并经挑拣精制为成品。
至于春秋茶中的高档铁观音,其制作条件非常苛刻,可以说必须具备“天、地、人”三要素。天,指的是晴天采摘的,制作过程晒青需有“时阴时阳”的光照,晾青需有微弱的北风,即如“秋高气爽”的天气;地,是指鲜叶采至海拔较高、并得到精心培育,2-5年生长的纯种铁观音茶树,而这仅仅是必要的条件,还得需要配之以精湛的制作技术。如在做青阶段,要灵活地掌握“看天做青”和“看青做青”。
可以说铁观音茶的基本采制工艺没太大变化,但科技的进步及机械和空调的使用,不但使茶产量及质量得到极大提高,也使得铁观音的工艺得以改进和发展,在传统铁观音茶叶的基础上,新工艺茶(轻发酵茶)也在早些年应运而生。
如果按发酵及烘焙程度来划分香型,可分为:清香型、韵香型、浓香型及陈香型。
清香型铁观音茶制作工艺及口感
由于空调的使用,茶青可以延时存放,这使得新的制作工艺得以诞生。铁观音新工艺实质上是由原来的传统工艺转化为轻发酵工艺,而在轻发酵工艺中根据加工时间的不同及做青阶段的差异,大致又演化为正炒做法(当地人又称传统做法,实质上应是新传统做法)、消青炒、与拖补三种做法。

我不努力我悔过(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