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漪水 画意岚山

家乡区县: 山西省岢岚县

十月的岢岚,浓浓的秋意写在每一座大山上,丰收的气象尽现在每一片田间地头;“创卫”后的岢岚县城面貌一新,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规划合理的公共设施,让整个岢岚城古朴中不失典雅,时尚中透着灵动。

应岢岚县委宣传部的邀请,由忻州市直部分记者、作家、民俗研究工作者组成的文化小分队采风团一行10人来到岢岚,逛县城,进农村,无论是现代化的新农村,还是县城内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亦或是秋意浓浓的大自然场景,无不给采风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异口同声称赞:“咱岢岚真的是好地方!”。

古城新姿

岢岚踞晋阳屏障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的岢岚县城是后汉刘知远修筑的一座军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岢岚城墙高大厚实,城门洞可与西安的古城墙相媲美,其北、东、南门及瓮城至今保存完好。

今年3月份,岢岚“创卫”全面启动。国庆前夕,岢岚“创卫”工程的重点项目全部收官。

“创卫”后的岢岚县城,不要说外地人了,就是岢岚本地人,也惊艳于她魔术般的巨变。小城白天洁净清爽,处处令人赏心悦目,夜晚灯火辉煌,远观近看都是不同的神采和韵味。过去随处可见的垃圾没了踪影,狭窄不平的小巷、破旧的院墙完全消失,杂乱无章的小摊点全部进了便民市场,商铺里的货品也摆放有序。规划合理的免费停车场彻底解决了乱停车、停车难的问题;“广告宣传栏”让小广告有了安身的地方;健康教育宣传栏里有精心设置的常换常新的宣传内容。塑造岢岚形象的宣传语在县城的醒目位置上,包括城乡公交车上都可以看到,岢岚人的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正在被这些宣传语悄然唤醒,“全民创卫”已经形成一种气候。采风团中岢岚籍的几位成员不住地感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不相信这儿还是那个半年前还沙尘满天飞的家乡。

采风团成员入住宾馆的当天晚上便兴致勃勃地走上岢岚街头。岢岚县完全是一座不夜城,街就是景,一街一景,让古老的县城焕发了新的神采。远处大山上的几处寺庙,在夜色中如同海市蜃楼,意味无穷,引人遐思。宾馆前的广场上十分热闹,跳舞的,散步的,聊天的怡然自乐……

“创卫”,让岢岚人向现代文明跨出了一大步。更加难得的是,岢岚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充分尊重了岢岚的历史,保存了岢岚的古城风韵,提升了岢岚的文化气质。采风团成员来到古城墙下,穿过古色古香的鼓楼街,漫步在岚漪大道上,透过别具匠心的路牌、木雕窗框、符合中国传统美学标准的宫灯式街灯,于点点滴滴处,大家感受到了一座古城的风韵。行走间,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今年岢岚“创卫”的总设计师了不得!

不动声色的美

岢岚四面环山,来到岢岚,登山,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这次采风活动,采风团既去了位于岢岚县东部王家岔乡一带的原始次森林,也去了西部甘钦山一带。原始次森林位于荷叶坪山南麓,穿过王家岔村继续往北走就是。高大挺拔的松树秀气中透着倔强,它们一棵挨着一棵,连成了一道结实的、绿色的屏障。在这里,春季踏青,夏季采蘑,秋季听风,冬季赏雪,四时风景不同,趣味不同。上世纪九十年代岢岚老新闻工作者王兴邦曾举办过一次个人摄影展,其中就有原始次森林的照片,在摄影人的镜头中,原始次森林莽莽苍苍,气势堪比东北长白山。松林间落满了厚厚的松针,一条溪水从林间潺潺而过,溪水清澈,有人掬了起来就喝,连声道:“好喝!”。有林就有风,松林间,感觉不到风的吹拂,却能听到风的声音,林间且听风呤,别有一番滋味。

与这处原始次森林相比,甘钦山又是另一番美。远观近看目之所极处全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岢岚山“十山九无头”的特征在这里尽显。甘钦山上布满灌木,远远看去,山上向阳处是一色的金黄,像太阳的手轻轻拂过后留下的一抹一抹的阳光之色;近处是一树连着一树的沙棘和一簇簇色泽各异的灌木丛,它们仿佛画家随意点在画布上的油彩。沙棘,岢岚人称之为“醋溜溜”,依托野生沙棘,岢岚人在这一带成立了沙棘培植基地。此时的沙棘,粒大,饱满,像一颗颗玛瑙般缀满了枝头。这里没有风声,却能感受到秋风的凉爽。远处的山、近处的果,所有的都静得不动声色,美得不动声色。山间公路上,采风团下车徒步行走了几百米,有人还引吭高歌,唱起了山西民歌。

自然的力量,让热爱自然的人在瞬间归于最自然的状态。

在希望的田野上

岢岚地下资源贫乏,没有重工业,这一点虽然让岢岚一时还摘不掉贫困县的帽子,但岢岚的整体生态环境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岢岚的植被保存完好,岚漪河水仍然清澈如初。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县宣传学习岢岚县全国劳动模范、植树造林英雄白廉老先生开始,岢岚人已经知道了植树造林的好处,每年植树季节都要大规模地组织全县干部分赴各地植树造林,昔日的荒山全部成为绿地。没有污染的空气和水源,大片的植被,传统的耕作、加工方式,让岢岚的农耕、养殖、畜牧等支柱产业一年比一年优势突显。在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吴家庄,大家参观了吴家庄的小杂粮加工作坊,发现作坊里用作磨面的仍然是传统的石磨。“机器磨的面经过高温后对食物营养有破坏,咱岢岚人还是爱吃石磨磨的莜面、豆面,香!”据车间负责人介绍,吴家庄加工的小杂粮因为产自本地,加工方法独特,产量少,市场上供不应求。

土地,给了岢岚人实实在在的希望,也给了岢岚人实实在在的幸福感。采风途中,车行路上,随时可以看到山坡上自由吃草的羊群,草地上神态安详的黄牛、马匹,它们个个皮毛发亮,膘肥体壮。岢岚秋天的田野色彩丰富,土豆大多已经收完,没有收完的土豆,褐色的蔓子上挑着墨绿的枯萎的叶片;谷子地里谷穗饱满,风吹来都摆动不起来,就那么安然地泛着黄灿灿的光芒;莜麦地是月白色的,给人一种秋天的清冷;黍子、豌豆、胡麻地,深深浅浅的黄色、绿色让人一时难以辨认,采风团里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便自告奋勇给大家当起了老师。

进入新世纪的第十个年头,岢岚逐渐被外界认识,先后被中国畜禽遗传委员会确定为晋岚绒山羊培植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华红芸豆之乡,县里对农民放好羊、种好豆也给予了实质性的关注和扶持。这让只懂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岢岚人从懵懂中醒来,原来,放羊种地也是光荣的事啊!岢岚人过去教育孩子好好上学,常说的话是“念不成书就放羊去”,现在,随着科学养殖理念的深入推广,这句话变成了:“念不成书连羊也数不清!”一群群的羊,点缀着岢岚的山坡,也圆着岢岚人的致富梦。随处可见的安宁平静的田园生活场景,让采风团成员连连感叹:这多好,农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在西豹峪乡马家河村,大家吃到了当地农民用最原始的方法烤熟的土豆。见农民兄弟正在用传统的落戈打场上的红芸豆,一位老作家从他手中接过落戈就打了起来,一下一下,举戈有力,落地实在,引得农民兄弟连声夸赞:“好受苦人,一看就动弹(劳动)过!”其余人也纷纷操戈打将起来。据这位农民兄弟介绍,去年他们的红芸豆卖到8块钱一斤,今年年景好,红芸豆像宝石一般,色泽鲜亮,卖个好价钱应该也不是问题。红芸豆、小杂粮、葵花等经济作物,让岢岚农民年收入不断增加。“说实话,上面政策不赖,摊派不收了,种地还给钱;农民也都有了医保,农村户口比市民户口还值钱哩!”说话间,农民兄弟黝黑的脸上洋溢着自在和满足。

一路上,中巴车里播放着彭丽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岢岚人守护着希望的田野,而希望的田野,也孕育了岢岚人蓬勃的希望。在岢岚的喜洋洋广场上,“琴韵漪水,画意岚山”八个字曾经是岢岚人共同的梦想,现在,这八个字成为对岢岚最贴切的描述。今天的岚山漪水,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养育着一方儿女,迎接着八方宾朋……

李晓霞(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