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岚羊文化

家乡区县: 山西省岢岚县

岢岚县地处山西省西北部,黄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位于北纬38°31′--38°58′,东经111°12′--111°52′之间。东邻宁武、静乐,西与保德相连,南靠兴县、岚县,北依五寨、河曲。
岢岚从字面上,便可打量出这是一个山多、风硬的地方。当投身到晋西北这片偏僻之地时,古人所云“山大水小、山高水细”之类的言词,才真正焕发出入木三分的深刻。
岢岚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从殷商起,各族政权即在此治所管辖。几千年来,灿烂的文化,多彩的文物仍有留存。境内发现龙山文化、春秋文化遗址多处,另有汉、晋、北齐、唐代古城堡遗址。岢岚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最具知名度的是宋代长城和岢岚县城。
据《岢岚州志》记载,岢岚古称娄烦,有“娄烦骏马甲天下”之美誉。养畜是这个边塞古地的传统,现在,岢岚还是以农牧立县,是全省的养羊第一大县,因此,也被人们称作“羊背上的岢岚”、“三晋绒山羊第一县”。
岢岚人与羊,有着天生的缘分。“沃土之民多逸,瘠土之民多劳”。劳则思,思则善心生。至今岢岚人的性格仍带有羊化特征,他们勤劳善良,老实忠厚,因循守礼,纯朴简单。
曾几何时,岢岚由于矿产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除了干旱、贫穷名声在外,几乎再无可道之处。前些年,在中央二套的《旅行家》栏目中看到过一个说岢岚的节目,名字就叫《圈圈》,里面有过这样一个镜头:记者采访一个放羊孩子,他问孩子放羊做什么?孩子说卖钱,记者又问卖了钱做什么?孩子说卖了钱,攒下来将来娶媳妇,记者追问娶媳妇做什么?孩子说娶媳妇生孩子,记者再一次追问要孩子做什么?孩子说放羊。于是就在这小孩子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放羊——卖钱——娶妻——生子——再放羊——再卖钱——再娶妻——再生子,就在这么一个有限的圈圈里一直转来转去没有尽头!看的人可能都觉得孩子的想法非常愚昧无知,这种周而复始的生活,也被认为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实际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岢岚的贫穷和落后。
时过境迁,如今的岢岚已然满山见绿,依旧遍地是羊,人与自然,羊与人已经形成一个生态畜牧经济的发展圈,三环紧扣。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人与羊、生存与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故事,岢岚人也走上了念着羊经发羊财的道路。
养羊是岢岚的特色产业,也是主导产业。这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产业,有钱的时候岢岚人养羊,没钱的时候也要养羊。环顾岢岚19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牧坡就有138万亩,其中300亩以上的连片牧坡达94块。牧坡草地上常可见汩汩清泉喷涌而出,汇成细流,聚为山涧,融入岚漪河中。绿地上野草与奇葩丛生,草根与名贵中药材共在,尤其是近50万亩的天然沙棘,春夏苍翠欲滴,秋冬果实累累,你从唐代诗人杜审言《经岚州行》“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的诗句中,就能领略到岢岚山水的旖旎秀美。岢岚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寒冷干燥差较大,冬季漫长,秋季短暂,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6℃,一月最冷,平均气温-14℃,七月最热,平均气温19℃,年平均无霜期120天,年平均降水量456毫米,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内,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752小时,发展养羊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06年全县绒山羊饲养量达46万余只,存栏30万只,出栏15.9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1.5亿,占农业总产值的74.5%。人均畜牧业纯收入933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56.1%。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已成为岢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岢岚的羊过去岢岚的为本地品种,分绵羊和山羊两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岢岚县提出了“种草植树多养羊,赶着羊群奔小康”的口号。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1981年起从辽宁盖县引进容山羊24只,与本地青背山羊杂交,形成一种特殊的品种——岢岚绒山羊,是一种产绒量高、肉质鲜美的优良种系。到90年代初,10年间岢岚完成了绒山羊为主的养羊业量的扩张,并初步建立起加工体系和防检疫体系。90年代中期以后,岢岚养羊业以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为主,走上了加工转化的路子。到1998年3月,经省地专家组论证,岢岚县出台了全省第一个以羊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化建设规划,初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开发雏形。90年代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收入占到70%左右,若遇自然灾害,畜牧业反哺农业,大灾之年起到以牧补农的作用。 二十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换届不换发展养羊业的目标,换人不换发展养羊业的思路。
到2002年,岢岚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在养殖总产值、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户均养羊数、人均养羊数五项指标中蝉联全省第一;岢岚基层兽医站的改革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认可,省市分别在岢岚召开了现场会;作为山西雁门关生态畜牧建设重点县之一,岢岚排在了全省的前列。羊不仅成为岢岚人聚集物质财富的载体,而且也是岢岚人赢得荣誉,创造品牌的重要媒介。
岢岚羊多,名副其实,岢岚的12个乡镇都是万只羊乡,千只羊村有182个,百只羊户有982个,规模养殖占到总养殖数的80%以上。年均纯收入上万元的养羊大户比比皆是,十万元的也大有人在。养羊业的发展不断催生着羊加工业的壮大和交易市场的健全。近两年政府扶持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的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涌现出1400余名经济人,年交易额达到4800万元,初步形成了覆盖晋、陕、蒙、冀的畜产品交易网络。

李晓霞(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